返回 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  我成了仁宗之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 (第1/3页)

    没想到第一个举荐官员升迁的会是司马光,举荐升迁的还是范祖禹。

    国朝官员如今的升迁,很大程度上还带着前朝的痕迹。

    虽然科举完全正规了,改变了前朝那种依靠恩主做官的模式,可依然保留着举荐的模式。

    政事堂的执宰,每年都可以举荐五人,当然,所举荐者都是有出身的,也只能在法度范围内升迁。

    因为司马光献《通志》,赵曦是诚心诚意的赞扬了司马光专注于史的精神和能力……咱不能让《资治通鉴》这皇皇巨著因为自己而埋没不是。

    所以,赵曦给予司马光修史各种方便。

    当时司马光就点了刘攽和刘恕的名,并没有举荐升迁。

    现在的范祖禹,算是司马光借修史而举荐升迁的第一人。

    “范祖禹是孤儿,随其叔父范镇长大,范镇就是现礼部侍郎范景仁。”

    “范祖禹在士林名声方正,也是吕诲叔女婿,嘉佑年进士。”

    处处姻亲啊!

    听着王中正的汇报,赵曦也是很无奈。

    朝堂就这么大,重臣就这么多,历年的科考进士也是有数的。

    说国朝榜下捉婿是商贾们热衷,朝堂臣工又何尝不是如此?

    说国朝不是门阀世家的朝政,你看看这些成阶梯式的臣子,勾连无处不在。

    感慨一下而已,该准的还得准。别说这范祖禹真不错,就是提拉不起来,有司马光的举荐,范镇的牌面,吕公著吕家的情面,这范祖禹升迁也得准了。

    紧接着是王安石举荐吕惠卿由国子监教授就任太子中允,其实对于吕惠卿,有馆伴大理王的经历,已经具备这个升迁的资历。

    只是政事堂相公们都标榜自己的品性,对于吕惠卿在馆伴段思廉时的一些小动作看不惯,就没人去举荐。

    王安石回朝后,朝堂因科考有一阵忙乱,又赶上今年是官员轮换的大年。吕惠卿的升迁就搁下了,一直等到现在。

    赵曦倒是也对吕惠卿另眼相看,只是他并不属于赵曦亲近,关键是赵曦有意把吕惠卿留给王安石。

    所以,这时候擢升吕惠卿倒也顺理成章。

    资历、成绩都在哪儿放着,没人能说出什么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