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一章 长城万里第一关14  宋春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七十一章 长城万里第一关14 (第3/3页)

若说辽国工匠技艺粗笨,也不尽然。我之前还闻听昔日燕京城出产的轻罗蜡光绢到了汴京城里,可是极抢手的,两团上等好茶,方能换到一匹蜡光绢。可见燕京城中织工技艺高超,织出的绢已经超过了南朝的绢。岂能说辽国工匠不如南朝?”周南之前在汴京时,听韩记皮货店的掌柜韩存义说到的燕京蜡光绢的事,此时说出来,向这个年轻官员反问道。

      这个年轻官员立即胀红了脸,只是说道:“我大辽也只有蕃麻、丝绢可堪与南朝相提并论。”

      周南又摇摇头,说道:“做事不可傲满,可也不能妄自菲薄。南朝能有如今的技艺水平,乃是千百年来不断传承、相互借鉴,推陈出新,才有今日的结果。辽国立国不过几百年,几百年前更不通农桑之事,只知弯弓射鸟、走马放牧,随水草搭帐而居,连砖瓦建房都不会。被南人讥笑什么“契丹家住云沙中”,什么“契丹小儿头半秃,生来湩饮常食肉”。后来南人工匠不断流入,带动辽国各行工匠的出现。现在辽人工匠各行皆备,只是不精而已。”

      周南脸色一整,高声说道:“现在朝廷召集选录各行能工巧匠,乃是为了让这些工匠能互通有无、互相借鉴,提高各自技艺水平。各位都是考取功名,踏上仕途的,想必都知道太学。朝廷便是要借重这些工匠,建一所将作监中的太学,以教训出更多更好的工匠来。到时自然不会少分给各位。”

      周南的一通将作监太学的比喻,让在座的人都连连点头。每次科举开榜,太学的学生考中的很多,自然是因为太学里汇集了全国最有学问的人,教授出来的学生自然水平不会差到哪里。如果让这些选拔出来的能工巧匠去教徒弟,自然也能教出最好的徒弟。而且最重要的是,工匠吃的是手艺饭,很多人都不会随便把自己的手艺教给别人,这当然就阻碍了技术工艺的发展和提高。现在让这些工匠成批的教授徒弟,情况就不同了。朝廷选录你进将作监,每月给你固定的俸银,不怕教了别人就抢了自己的饭碗。如果你不教,也会有别人教。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能教出更多的优秀工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