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41章 四代发动机!  重生之大学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541章 四代发动机! (第2/3页)

过一些采购到了一批昂贵的测试设备来对燃烧室的内部燃烧情况进行观察。

    以前实验时燃烧室需要包裹在厚厚的机匣以内,只能伸入少数的热电偶或采样管,很难对内部的流场有深入地认识,所以以前只能是通过不停地试错来检验设计方案,发现哪方面有问题,再优化,再实验,反复迭代,找到一个能满足指标的可行的方案。

    但是杨杰深知观测手段的重要性,花了重金将现有能够用上的高端检测设备都使用上了,为的就是节省时间。

    康斯坦丁在燃烧室设计方面经验非常丰富,亲自上阵带着团队调试这些设备,让燃烧室的实验现在能够顺利地进行。

    不过要在长宽不过300mm的燃烧室这么小的地方要组织高效稳定的燃烧,要低排放,要稳定无振荡,要出口均匀,要高效冷却,要点火包线宽,熄火边界低,可以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而且公司还要研发更大推力的航空发动机,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设计师开创性的思维。

    杨杰可以很自豪地说永瀚航空动力科技公司在燃烧室硬件设施上跟国外的通用、普惠、罗罗巨头是看齐的,并且使用了仿真模拟软件,能用上的手段全都使用上了。

    康斯坦丁利用仿真软件自己建立了一个非常精确的算法模型,大大地节省了设计方案和测试验证的时间。

    尽管如此,燃烧室里面涉及到的喷嘴雾化就牵涉到了液滴破碎机理、流动、掺混、蒸发等非常复杂的流体力学,仿真软件现阶段都没法直接模拟雾化颗粒细度,只能是通过经验来设计,然后再改良。

    像这样的研究没有个一二十年的经验是设计不出高性能发动机的,比较幸运的是永瀚航空科技动力公司找到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科学家,杨杰更希望这批科学家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团队出来,其中能出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就算是最大的成功了。

    航空发动机顶尖的专家可不是那么好培养的,有时候只能是靠运气,不过就算出不了那些天才般的人物,但是公司积攒下来的大量实验数据跟算法模型也能够保证公司可以设计出不错的发动机出来,至少不会出什么重大的缺陷。

    良久之后,贺永庆对杨杰说道:“杨少,能让我看一看你们公司试制出来的的宽弦钛合金空心叶片吗?”

    “当然可以。”

    王永林随即安排人去将这样零件赶快拿过来。

    东西很快就拿了过来,风扇叶片比较大,数百毫米的长度,几乎一个巴掌的宽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