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五章 垃圾桶  名校养成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七十五章 垃圾桶 (第3/3页)

笑着说道:“好,分类垃圾桶是吧,我记住了,林校长。”

    于是,一大批崭新的垃圾桶被迅速的布置在了西贝四中的校园里,每两个垃圾桶的间隔根据林平的要求不超过二十米,每层楼和每条道路的拐角都保证有一个垃圾桶的存在,使得垃圾桶在西贝四中的校园随处可见。

    而新的垃圾桶布置完毕后,还没有展开文明素质教育和严查活动,西贝四中乱丢垃圾的现象就大幅度下降,等到学校展开文明素质教育并宣布严查乱丢垃圾现象后,西贝四中乱丢垃圾现象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学生们自觉顺手的把垃圾扔入了路边的垃圾桶里,很少再见到流浪的“人为垃圾”。

    提升文明素质不能光靠着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充足的客观条件。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大多数人从小就知道废弃电池的危害: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壤里,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个纽扣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电池包装上也写着请将废弃电池放于专门的电池垃圾回收处,公益宣传也经常宣传不要乱丢废弃电池。

    可问题是,很多人活到这么大都没见过他们所在的城市哪里有专门的电池垃圾回收处。我国有专门的电池垃圾回收处的地方应该不多,屈指可数,这也就造成了绝大多数人只能把废弃电池和普通垃圾混在一起丢掉。

    光打雷不下雨是行不通的,环保不能只靠公益宣传和公民的个人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客观条件,建立合适合理的回收方式。连废弃电池回收处都见不到,如何让公民不乱丢废弃电池。

    当然,从2019年起,从上海开始搞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这无疑是我国环保意识和公民素质提升的一大重要进步,有了充足的客观条件,公民的主观素质必然会得到重大提升,就像是废弃电池,它们总应该出现在专门的废弃电池回收处,而不应该和普通垃圾混合在一起。

    而西贝四中自新的垃圾桶购买来后,还有学生会的新闻宣传部进行了专门的垃圾分类宣传,不过在这2012年,西贝这个十八线小地方也不可能做到多么超前,林平只要求学生们能够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按照要求严格将垃圾归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