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有我的后手  重生之钢铁大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有我的后手 (第2/3页)

    未来三五年内,东华财税增长的重地,主要还是在霞浦。

    沈淮不松口,郭成泽提出的两年内使市级财政规模增长超二十亿的目标,就难以完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现在胡林、陈宝齐送戚靖瑶到霞浦任职,明摆着是占位去了,沈淮要是一直都让霞浦县截留这么大的财政规模自用,最终只会便宜别人——所以,郭成泽在陈宝齐送戚靖瑶到霞浦任职选择,而在其他方面支持沈淮,都是有他的深沉考虑在内。

    而郭成泽最直接的意图,还是希望沈淮能共同推进加强市级财政建设;毕竟未来的梅钢系在东华,更多还要参与市级权力的制衡跟分享,而不会局限于区县层次。

    当然了,沈淮也是答应推动市级财政制度建设,但究竟提高多少财税上缴比例、怎么进行提高以及什么时候进行提高,沈淮却不会轻易松口——这恰恰又是郭成泽焦急的地方。

    全委会议还没有结束,郭成泽就迫不及待的提这事,沈淮自然没有那么厚道,对郭成泽说道:“霞浦一直都在研究相关政策,要是省里有统一部署,那就没那么难办的了。”

    不提这个也罢,提了这个,郭成泽还是气沮。

    财税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始终是地方上一个矛盾焦点。

    市里想要区县集中财权,省里又何尝不想从地方上的财税更大规模的集中到省里去、然后由省里分配?

    省里现在甚至有人提出对搞直管县试点,瞅准的就是霞浦等经济强县。

    现在省级财政开支,一年也就七八十亿,要是真的将霞浦搞成省直管县试点,将东华市撇到一边去,直接由省县两级政府分享新浦港高速增长带来的财税收益,省级财政可支配规模可能一下子就能增长十亿之多。

    涉及到财税,派系、地方、党政之间的矛盾点非常的复杂,所以造成霞浦县即使处于省市县三级行政体系的最底层,犹有很大的话语权。

    要是把沈淮惹恼了,他撇开东华市,利用宋系在背后的力量,再迎合省里一些人的利益意愿,推动“省直管”的试点工作,他郭成泽、陈宝齐在市里,也只能苦笑。

    同样的,地方上反对声强烈,省里也不会轻易推动“省直管”试点工作,即使推动试点,也很难直接将目标放到霞浦头上——那样的话,意图太明显、吃相太难看。

    推动市级财政制度建设,郭成泽更焦急一些,但陈宝齐的立场跟他是一致的。

    唯有市级财政规模大幅增长,市委,或者说他陈宝齐在重大工程上才有更大的话语权跟主导能力。不像现在,靖海公路扩建这样的工程,他作为堂堂的市委书记,都插不上什么话,更不要说让关系企业去承接这个工程了。

    九七年,东华市由财政负责直接投入以及与财政相关的基建投资高达六十亿,而梅钢系仅新浦开发集团去年实打实的基建投资就高达二十亿,相比较之下市级财政投入的以及市港投集团负责的部分,仅六七个亿——从这个角度来说,谁才是东华实质意义上的经济负责人?

    见沈淮不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