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八十一章 密谈  重生之钢铁大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百八十一章 密谈 (第2/3页)

还是资源要怎么组织的问题。资源不组织起来、发挥出来,再富足的优势也都是一盘散沙,而再贫乏的资源经过有序的组织、聚集,都能形成相应的优势。这也是国内外反复强调管理、谈效率的根本。除了地方国企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各方面的工业资源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之外,梅钢能取得一些成绩,另一方面就是对华商资本资源的聚集……”

    “……改革开放以来,华商资本一直都是国内招商引资的主流。九二年以来,从港澳台及东南亚进入国内的华商资本,占外资的比重都成七八成左右,要说zhongyāng及地方不重视华商资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当前对华商资本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还是直接的招商,这种模式对较大规模、有直接建厂经营实力、有扩大市场需求的华商资本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在九四、九五年,东华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对华商实体的吸引力不足,我们则不得不另辟蹊径,将关注点放在那些分散、不成规模、不足以duli来国内投资建厂、目标以增值而非以市场扩容的华人资本上。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模式,为梅钢等企业的建设跟发展,聚集了相当一部分资本……”

    “……海外华商资本规模大体在一万五千亿美元到两万亿之间,其中约不到一千五百亿美元进入国内投资,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海外资本市场,华商资本总体来说还是相对弱小的一支,而且偏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然而,在国内近二十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海外华人投资一直占据主流,近年比重甚至高达七八成,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国内在聚集、招引其他实业资本方面的工作相当不足。从七十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而东亚、东南亚地区最先以廉价劳动力的地区优势,承接欧美的产业转移而得到长足的发展,遂有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的崛起。国内沿海地区十多年来外贸产业的发展,甚至这些年来海外华人进入国内直接投资建厂,都是与此直接相关。不过,所做的还远远不足,而且在招商引资方面,又过于强调国内在廉价劳动力上的优势,而不够重视宣传国内十二亿多人口的市场,不够重视宣传国内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工业基础,不够重视宣传国内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教育及人才资源,故而十多年来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都是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主,而还缺乏大体量的资本密集性及技术密集性的工业合作。而相比较东南亚地区而言,国内在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工业项目上依旧有着明显的优势。梅钢与西尤明斯及飞旗实业,乃至淮海省钢铁集团与富士制铁、与长青集团的合作,算是国内不多的在资本及技术方面进行合作的工业项目……”

    沈淮这次过来,是决意要打开话匣子的,只是滔滔不绝的谈下来,成怡两度过来催他们出去吃夜宵,才发现已经是夜里凌晨一点钟了。

    沈淮看着手表,抱歉的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