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零二章 底子太薄  重生之钢铁大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零二章 底子太薄 (第2/3页)

积毛坯房;由梅溪新城镇投资集团负责开发、销售;渚江建设承建。

    除了新城园本身的建设质量跟定位在中高端外,南片区域差不多开发完成,学堂街改造、梅溪老街以及渚溪大桥及渚江,都是高规格项目,建成之后就形成气候,包括沿河路的商业地块,也在由渚江建设duli开发中,就决定了新城园住宅的品质,要高过普通住宅。

    待下梅公路改造完成,形成闭合,新城园可以说是相当适合居住、生活的中心区域。甚至在此时的东华市区内,都找不到跟新城园比肩的在新建住宅项目。

    大量投资涌来,又由于东华市内居住环境并不理想,使得诸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住房需求,都集中释放在梅溪镇。

    梅钢,包括一厂、二厂、研究院,今年引进高级管理技术人才有二十余人。在这些高端人才引进的协议时,是承诺给予住房福利的;同时今年引进的研究生、大中专生多达三百人,则承诺给予不等的住宿福利。

    这就使得梅钢今年在员工住房上的投入就高达三千万资金,只不过大部分归入梅钢新厂的配套项目,不占一厂的利润。

    淮能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可能直接给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不会高得离谱,但住房等福利同样优渥。

    而像鸿基电气、长青机电等企业,对基层员工虽然较为苛刻,但中高层的待遇相对都要优渥得多。

    渚园瓜分一尽之后,新城园虽然能提供三百套中高端住宅,但在建成之前,也给分得差不多。

    竣工之前最后剩余的四十套住宅,都给梅溪工业投资集团收入囊中。

    三千万美元债券融资到帐,梅钢新厂的建设资金得到保证,而当前也无意扩张,梅钢一厂每个月产生的仈激u百万利润,则主要用于分红跟归还贷款,降低债务比例。

    梅溪工业投资集团持有一厂45%的股权,每个月都有大量的分红到帐。按照早初镇党政会议形成的决议,工投每年只会照20%的固定比例,将当季利润划给镇财政统一支度,其余利润则留在工投内部进行积累,用于轻工产业园、科技产业园等工业项目的投资。

    也是为了防止苏恺闻伸手从工投拿钱,工投就跟新城投签协议,多余、暂时没有用途的资金,全部转给新城投,用于向建设公司支付工程款。

    新城投则把多余的一些物业转给工投,冲销债务,确保苏恺闻的手伸不进工投跟新城投来。

    不过黄新良跟郭全也会多多少少做些让步,叫苏恺闻没有借口步步紧逼。

    工投在新城园拿到手的四十套住宅,就给苏恺闻分走一半。

    苏恺闻拿这二十套房子,duli隔出一座大院落,用作梅溪新区党工委家属宿舍区。

    这些房子说白了就是拿去分放福利,罗毕、袁宏军都从中分到一套房。

    要聚拢人心,无非靠的是恩威皆施。

    光靠威吓不行,没好处谁跟着你?

    所谓的好处,一是给权,二是给利。

    党政官员喜权,但位子有限,不是谁都能得到提拔。

    给利,党政官员直接发钱太多,影响恶劣。

    而中国人衣食住行里,最讲究的还是一个住。

    而且女人对“住”感觉敏锐,还偏偏“住”的成本最大,最难得到改善,也最能体现地位之高差。住得好,身处豪宅之中,高人一等,容易满足,相夫教子,就盯着自家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