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三章 台阶  重生之钢铁大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七十三章 台阶 (第2/3页)

钢成本,在未来梅钢内部成本控制及利润获得上,梅溪电厂将占据极重要的角色,自然更不容叫他人控制。

    除此之外,在合资项目跟从西尤明斯引进二手生产线建新项目之间,梅钢管理层也一致的倾向于后者。

    要是两个项目同时上马,就会面临技术及管理资源分配的问题。

    事情是靠人做出来,人才是梅钢最核心的资源。

    梅钢之前的技术及管理力量很薄弱,沈淮这一年多来,形成以赵东、潘成等人为首,约二百人的技术及管理队伍,有八成以上的人,都是来自市钢厂,梅钢可以说是践踏着市钢厂而崛起。

    没有这么一支队伍,沈淮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将梅钢的连铸坯成材率,做到比市钢厂电炉钢线高七个点的程度。而仅仅这一个因素,就为梅钢吨钢利润的获利,做出一半的贡献。

    仅靠挖人,难以持久,市钢厂也不是源源不断的活泉流水,关键还要培养自己的力量,保持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

    不过阶梯技术及管理力量的培养,是需要时间跟周期的。

    赵东、潘成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除了自身的天赋跟努力之外,每个人都在各个生产管理环结上给精心琢磨了七八年的时间才成大器。

    沈淮大规模招聘大学生以及将员工里一些有上进心、有学习潜力的人送出去进修,要有好的效果,需要两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逐步发挥出来。

    新的项目,普通工人可以随时招聘,但主要的技术及管理骨干力量甚至核心cāo作岗位,都只能从老项目里抽调。

    新项目规模太大,或同时上马的新项目太多,不仅会造成老项目技术及管理力量流失太快、而新项目的技术及管理力量集中不够,同时造成新旧项目的技术及管理水平同步严重下滑,这是企业管理的大忌。

    富士制铁的代表,画出合资项目规模逾百万吨产能、投资愈亿美元的大饼,谭启平兴奋得忘乎所以,双眼怒瞪,沈淮则不得不考虑具体实施的可行性。

    西尤明斯将要淘汰的生产线设计产能是四十万吨,梅钢若是要优先确保这个项目的建设跟实施,那就抽不出什么人去搞合资项目。

    赵东、汪康升、钱文惠、徐溪亭等人,也都很清楚这点,都坚持认为现有的技术及管理力量不能分散。

    会后,沈淮将赵东叫到他办公室里,说道:“周明不是一直都抱怨到梅溪镇后坐冷板凳吗?他在市钢厂也有实际的管理及技术经验,我打算就让他去负责合资项目,你觉得怎么样?”

    换作杨海鹏自然拍手叫好;赵东性子沉稳,知道沈淮是决意挖个坑叫周明跳下去,多少觉得对熊文斌心里有亏,但在眼前两难的情况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能叫谭启平下来的台阶了,点点头:“大概也只能是如此了。”

    沈淮摇头叹气,说道:“现在想要做什么事,总是难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