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集 女皇的醋坛子  大明1937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82集 女皇的醋坛子 (第1/3页)

    第82集  女皇的醋坛子

    “阵亡抚恤档案?”

    “啥叫抚恤?”

    “啥叫阵亡?”

    “啥叫档案?”

    宿州县南边的清军阵地上,堑壕里,军官正在一级一级地往下统计,统计自己的每个下属的家庭情况,家在哪儿住,家里还有什么人,都姓什么叫什么……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

    这种活动已经在整个清军轰轰烈烈地搞一段时间了,重点就是中原兵团。中原兵团现兵力200万左右,其中原有的40万八旗师,开战后紧急调演习兵团南下汇合,其中还有40万八旗师。这样,中原兵团的八旗师比例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与汉军比例达到2:3。

    八旗师的士兵成员主要是满族的中下层子弟,军官为中上层满人子弟。因为是满人,尽管也是老百姓,但因为长期的“政策倾斜”,经济条件普遍优于汉人老百姓。因此八旗师士兵的受教育程度也远高于汉军师,几乎没有文盲。

    相比较来说,汉军师的士兵们文化水平就很低了,百分之几十的文盲率,出身更穷苦,更愚昧。这项所谓的“阵亡抚恤档案”登记,在八旗师,很多军官甚至士兵,都一眼看出了是怎么回事。这根本就不是朝廷好心,想在士兵阵亡后抚恤家人,而是准确掌握每个士兵的家庭情况,一旦临阵投降或者哗变倒戈,在后方的家人立刻就会遭到报复。

    相反在汉军师,不少士兵们甚至都还搞不懂“阵亡”、“抚恤”、“档案”这几个词的意思。

    每个军官都被压了任务,一定要把自己手下士兵的家庭资料都统计上来。作为军官,他们大多都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但是每个人都还得继续骗下边的士兵。

    “阵亡,就是让打死了!”

    “抚恤,就是你死了之后,朝廷给你的家里送一笔钱!”

    “档案嘛,就是把你家里情况记下来,报给朝廷!这么几百万大兵,朝廷哪能知道你们每个人家住哪,爹妈叫什么啊?这样都记下来,回头给你爹妈发钱就好办了!”

    “来来来,都得记!不记不行!”

    每一条堑壕内,基层军官都拿着本子记着手下士兵的家里情况。士兵们有的信,有的不信。一贯被压迫惯了的大头兵们,一时间难以相信朝廷会那么好,自己倒霉爱枪子儿了,朝廷还会给自己家里发钱。

    同时,一种有鼻子有眼的传言,开始在各条堑壕中流传着:朝廷根本不是想给咱们家里发钱,是想把咱家里人捏在手心里,好让咱战场上不敢投降……

    于是,已经在开始统计的很多部队里,很多士兵悄悄地登记假地址、假名字。军官层很快发现了这个情况。上头有规定,要是回头拿着统计的地址名字找不到人、对不上号,这种情况达到一定比例,这支部队的长官就要被军法处置的。因此,各支部队、各级军官压力都很大,统一口径向士兵们宣传朝廷的“抚恤政策”,并且严厉压制一切乱说乱动的人。每个师每天都枪毙好几个。

    各个阵地、军营上空都架起了大喇叭,播放大清广播电台的“专题节目”。电台里请出一大堆高官、学者,高官们拍着胸脯保证、口沫横飞地介绍这个政策怎么好,这个政策的每一条细节是怎样的……学者们口沫横飞地证明,这种“全军阵亡抚恤政策”怎样先进,国际上早就有多少个国家实行了多少年了,对提升战斗力如何有用……此等利国利民、功在千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