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六章 远方和天上  雅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七十六章 远方和天上 (第2/3页)

杯。”

    邢太监收起笑容,神色郑重,举杯一饮而尽,避席向张原施礼:“这次若非得公子指点,杂家怕是已经贬去凤阳守菜园了。”

    张原赶忙起身道:“公公切莫多礼,晚生只是给公公参谋了一下而已,何敢居功。”

    宾主重新入座,邢太监向张原说了这一个月来与南京兵部侍郎楼性如何明争暗斗,加急驿递往来两京之间,一日之间有数道消息,邢太监主要上了两道奏疏,第一道就是张原代拟的,然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看皇帝是何等意思,万历帝正愁闷福王出京,郑贵妃日夜啰唣,对这十年前的皇陵案山开道之事并不在意——

    ——这事若再无人提起,那邢隆也就不会有麻烦,但南京兵部侍郎楼性的弹劾奏疏随即便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先将楼性的奏疏压下,在卢受的授意下,邢隆又上了第二道奏疏,这道奏疏干脆借玄女风水术之名,说什么在孝陵案山一线遍植白玉兰,这样就是玉带萦绕、玉几横琴的格局,可使国祚绵长、君主增寿云云,并说这是金陵风水名家的建议,向万历帝请示是否可行?

    ——彼时地方官吏、乡村野老都常有向皇帝进献祥瑞之举,什么禾生双穗、地涌甘泉,都是祥瑞,所以说邢太监建议孝陵案山栽种一线白玉兰也不稀奇,万历帝看了邢太监的奏疏,批示不得妄动皇陵风水格局,次日,卢太监把南京兵部侍郎楼性的奏疏念给万历帝听,楼性在奏疏中控告邢太监掘聚宝山伤皇陵气,说得极其严重,把邢太监说成大逆不道、罪大恶极……邢隆以前就服侍过万历帝,万历帝对邢隆还是比较了解的,相信邢隆的忠诚,得邢隆奏疏在先,再看到楼性这种奏疏就很反感,批示说楼性危言耸听、横诬内臣,下旨将楼性革职,许冠带闲住——

    这诏令尚未下到南京,卢受先期急报邢隆,邢隆悬了近一个月的心终于放下了,想想当初若没有张原的建议,而是依他自己那样上疏请罪,那罪责就坐实了,即便皇帝开恩不会治他大逆不道之罪,发凤阳充净军种菜是逃不了的,所以很感张原之德,今日请张原来就是告诉张原这件事,又道:“张公子之德,杂家铭感五内,杂家想对张公子表达一下谢意,却不知张公子喜欢些什么,但凡杂家有的,公子尽管开口。”

    张原道:“公公太客气了,晚生有何功劳敢受公公赏赐,公公行弛商惠民之策,南京士庶皆欢欣鼓舞,晚生亦是欣然,公公莫要再提感谢二字,能为公公效微劳,乃是晚生的荣幸。”

    张原毫不居功,态度谦诚,这让邢太监很是欢喜,叹道:“今日方知钟公公夸赞你的那些话是没有半句虚言啊,年少多才又有德,太少有了。”举杯道:“杂家敬张公子一杯,就这一杯。”

    一个少年监生,一个老年太监,叙谈半晌,颇为投机,张原看看时辰不早,起身道:“公公,晚生要赶回国子监去,李尚书要来监中视察。”

    邢隆也没多挽留,送张原出仪门,说道:“今日仓促,改日再请张公子。.

    穆真真早已在寝楼院中等着,跟着张原出到仪门,张原想起方才武陵说的事,便问邢隆:“晚生要向公公请教一件事,这南京城中难道还有皇族宗室居住吗?”

    邢隆笑道:“福王都就藩了,两都如何肯容留皇族宗室!”

    张原点点头,向邢太监拱手道别,邢太监要派马车相送,张原婉拒,说在通济桥还要等个人。

    主婢二人出了内守备府,那几个守门军士见张原出来,赶紧叉手唱诺,张原含笑点了一下头,与穆真真快步离去。

    这时大约是午时末,天色阴阴的,穆真真远远的就看到通济桥上站着的来福和武陵,赶紧对少爷说,主婢二人加快脚步,那边武陵和来福也跑着过来了,到近前武陵喘气道:“少爷,李雪衣——姑娘在桥下,船上。”

    张原道:“好,我知道了,小武你赶紧去雇辆马车在桥畔候着,我等下要赶回国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