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子弹  决战朝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十章 子弹 (第2/3页)

有子弹了其它的都是空的”李水‘波’坐在我身旁解释道:“我在他身上翻了好几遍也没有多余的子弹”

    我看了李水‘波’一眼,听出了他话中的弦外之音。赶忙取下弹匣下一看,子弹还真的跟我们步枪的子弹不一样大小。口径是相同的,但狙击枪的子弹更长一些,56式步枪的子弹要短一点。

    没理由啊都是苏式武器不是?在我的印像里,苏式武器不管是机枪步枪,所有的子弹都是一样的不是?不过那似乎都是几十年前的事,谁知道现在这子弹会换成什么样子

    想到这里我不由有些气馁,如果有枪没弹,那还不是有跟没有一样?难道我上战场只带这十几发子弹?

    “SVD是使用专‘门’的狙击弹”李水‘波’取出弹匣里的一枚子弹,捏在手里愣愣地看着,若有所思的说道:“这种子弹‘精’度高、威力大弹头为铜质金属被覆钢芯空尖弹头,并为了在弹道末段达到最大的打击效果于弹头底部安装有铅质甚至在一千米的距离上都有杀伤力……”

    “等等你怎么会对这种枪知道得那么多?”我疑‘惑’的问道。

    “因为……”李水‘波’迟疑了一会儿,就咬着牙继续说道:“因为我哥哥生前……就是一名狙击手,越军316A师的一名狙击手,他是死在跟美国人打仗的战场上的”

    “哦”听着李水‘波’的这个解释我很快就明白了。

    这时我就更能理解李水‘波’的痛苦和对越南人的痛恨。对于李水‘波’的家庭来说,在美越‘交’战时他们无偿的为越南付出,甚至还为他们献出了家庭成员的生命但付出了这些换来的是什么呢?依旧是无情的迫害和驱逐。

    虽然这样的事情很多,越南是全民皆兵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从越南被驱逐回国的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事情一多就变得很平常了,但我心里清楚,如果这种事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也未必能接受得了,也未必不会像李水‘波’这样对越南人恨之入骨

    “崔排长”随后李水‘波’又略带羞愧的问了声:“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发现那名狙击手的”

    我知道李水‘波’脸上为什么会有那表情,很明显,他当时也在努力的想把那名狙击手找出来,说不准他还想跟我比比。但结果很明显,他甚至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我是凭什么知道越军狙击手的位置的。

    “我不是发现,是分析……”我指了指李水‘波’左肩上的对讲机说道:“听见家乡人报告说他们那面也神枪手了吗?”

    我虽说是二排排长,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担任连长的角‘色’,真正的二排排长还是李水‘波’。为了方便指挥和联系,所以也给他配了一部对讲机。

    “听见了”李水‘波’点了点头,接着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吃惊的看着我说道:“崔排长的意思是……能够同时控制住两面,所以他的位置就是……”

    “你终于想明白了”我轻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在战场上不要放过每一条信息,任何一条看起来微不足道或是没有用的信息,都有可能让你在战场上出其制胜明白了吗?”

    “明白了”李水‘波’心服口服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并不能怪他,在那紧张的战场上到处都充斥着子弹、炮弹和死亡,甚至还有可能被敌人狙击手锁定……在这种情况下要他一个新兵能够抓住这么普通的一条信息并加以分析,的确是有点难度。

    但战场没有借口可言,输就是输赢就是赢,因为子弹可不管你有多少原因、多少道理所以我并没有把这些“借口”说给李水‘波’听

    我知道李水‘波’想要做什么,他很想做一名像他哥哥那样的狙击手,他也的确有这方面的潜质,只是不知道战场会不会容许他发展到那一天。

    不过这还不是我现在关心的问题,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拥有了一把先进的狙击步枪却面临没子弹可用的尴尬境地。

    我叹了一口气,随手又从弹匣里压出了一发子弹放在手上惦了惦,不由咦了一声。

    这种感觉很熟,好像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有过:“这种子弹……倒有点像莫辛纳甘的子弹”

    “好像就是我听我哥哥说起过……”李水‘波’点了点头,疑‘惑’的看了我一眼,似乎是在奇怪我怎么会知道莫辛纳甘那种老式步枪子弹:“这子弹的规格与莫辛纳甘步枪的子弹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莫辛纳甘的子弹没有这么多讲究……”

    “唔还真是莫辛纳甘的子弹”闻言我不由从地上跳了起来。

    我似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苏式武器原本所有的子弹就只有两种,就是分为步枪弹和手枪弹。除了手枪和冲锋枪使用手枪弹外,其它的武器比如步枪、轻机枪、重机枪都是使用步枪弹。这是为了满足战场上便于补充弹‘药’的要求。

    那么苏联为什么又会开发出另一种子弹呢?很明显是因为AK47的出现。也正是在抗美援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