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步步逼近(6000字)  超级能源强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步步逼近(6000字) (第1/3页)

    中东的石油资源是无可替代的。很多不熟悉石油的人也许觉得,只要找到石油就万事大吉了。

    石油也因此往往被归结为政治问题,但它终究是个经济问题。开采石油,必须要能赚到钱。若是不计血本也要得到石油,有许多比亏损开采更好的办法。

    就经济性而言,中东实在得天独厚到令人嫉妒的程度。

    即使到了20年后,中东地区的石油开采成本也不超过6美元,阿联酋和沙特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石油开采成本仅2美元,像是白捡了100美元似的。与之相适应,20年后的胜利油田那样复杂地质条件的陆上石油生产成本超过25美元,浅海石油的成本超过30美元,页岩石油的成本超过50美元,深海石油的成本超过70美元,如果将北极石油开发出来的话,它的成本超过100美元。

    所以,在1988年的当下,中东石油国家是绝对赚钱的,其他国家的陆上油田只能说是利润不错,至于深海石油、页岩石油气等后世炒的疯狂的概念,直到90年代都属于技术积累阶段,送给人家开采,也没人会要,白瞎了勘探费。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中东的石油才是人们所理解的真正的石油。

    与之相比,诸如加拿大油砂一类的资源,2000年都是鸡肋,在1988年连资源都算不上,中国的页岩气也有不少。深入底下3500米以下,比国外的还贵20美元,到2010年也是积累。苏城现在要是花钱去买上一片,等到30年后,算一下银行利息,能把肠子悔青了。

    如果将中东油田比做一年三熟的高产水田,墨西哥湾等二类地区就属于一年两熟的旱田田。如大庆一类的陆上油田只能算是可资糊口的坡地,页岩气等油田评价为未开垦的生地也不为过。

    而在中东地区,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两伊是条件最好的几个国家。这其中。沙特阿拉伯不允许其他国家进行投资,科威特国土狭小,已无勘探空间。伊拉克和伊朗才刚刚结束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并不安全,唯有七个酋长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拥有最开放的环境和富裕的资源。

    苏城本小力弱,原本并没有窥探中东油田的**。

    但是,当一个阿联酋油田摆在面前,而且自己占有微弱优势的时候,苏城再也忍不住了。

    这可是阿联酋的浅海油田!

    苏城虽然不记得是哪一个,但是,阿联酋的油田就没有开采成本超过一桶10美元的,而且日产量超群。日产千吨的油井只是等闲,日产万吨都不稀奇。

    胜利油田2万口油井,一年才生产原油3000万吨,平均日产10万吨不到,只相当于阿联酋一个千人油区的产量。所辖职工却超过15万人,产率和利润自然完全不同。

    苏城估摸着,要是能勘探出一个亿吨储量的油田,哪怕只有30年的开采权,也至少能赚十亿美元……

    如此想来,日本通产省和伊藤商事的热情就能理解了。

    两天后。苏城从谈判会场回来,经过酒店大堂的时候,突然有人塞给他一本书。

    回去翻开,里面果然夹着小泽一郎弄来的标书缩影版。

    苏城大喜过望。由于和魏孔同住一个房间的原因,他干脆装作洗澡,将淋浴打开,躲在卫生间内,看完了标书全文,随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缩影的文件,与其说是标书,不如说是个通知,而且明显是整理出来的,也就是说,很可能是通过口述的方式传递的情报。

    标书内,既没有油田地址,也没有开采时间等重要信息。唯一说明的就是三件事:正式标书放出的时间在12月末,还有将近1个月的时间。油田所处浅海所需的相关技术要求,环保要求。

    3条消息,3万美元,的确不贵。

    这可是黄金时间。

    苏城猛的站了起来,直奔大使馆而去。

    要是等到正式标书放出,全世界皆知,那就只有传统的超级石油集团才能做好竞标准备了。包括日本、中国等在内的第二第三梯队成员,到时候是肯定来不及的。至于大华实验室这样的技术性企业,最多就是转让技术再多赚个30%罢了……

    如果中标的是欧美企业的话,这30%都没有了。

    苏城的心砰砰的跳着,拼命回忆80年代末开发的中东油田,一时间也想不到任何答案。

    对中国大学生来说,那块土地,实在是有些太遥远了。

    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投标之心,好不容易打通刘秉的电话,将此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就道:“刘总,我们现在是具有优势的。阿联酋的主要要求,就是浅海石油钻探中,要保证环境零污染,正好符合我们为埕岛油田开发的‘滴油不下海’的技术。而且,波斯湾地区的浅海环境和埕岛也非常相近,水深不超过90尺,绝对在我们的浅海石油钻井平台的工作范围内,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有哪几个国家知道?”刘秉声音很沉,但很认真。

    苏城想了一下,道:“我猜英国肯定知道,尤其是BP(英国石油公司),他们在中东的实力很强,又曾经开发过北海。法国和美国可能也知道,但也说不准。日本人知道是因为他们在70年代末接受了英国在阿联酋的一个油田股份,大约30%的样子,因此在中东地区建立了一些关系,但他们用的是英国人的技术,自己的浅海石油技术做不到阿联酋要求的环保标准。如果我们不卖技术给日本公司,他们就只能找欧美公司合作,成本增加以后,中标几率会降低不少。”

    “那你估计,中标金额会在多少?”

    “3000万美元以上。1亿多人民币。”苏城说的仅仅是勘探权。后面的开采权,还要另外竞标。不过,后者要在勘探出油井以后才收。可以通过销售原油回笼资金。主要的投资,还是勘探权的获得,海洋钻井平台的建设。如果像是埕岛油田一样。开五口勘探井的话,在阿联酋的成本又是5000万人民币。若是运气不好,还要打第六口。第七口……

    刘秉吁了一口气,道:“这么大一笔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