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试探  三国之宅行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九章 试探 (第2/3页)

无礼,然你如此行径,可称之为礼数否?!”

    “……”望了一眼贾诩,祢衡犹豫一下,拱手拜道,“在下孟浪,在请司徒恕罪!”说罢,望了一眼幸灾乐祸的司马懿,冷冷一哼。

    “无妨无妨!”江哲有些头疼地打了个圆场,望着祢衡与司马懿两人怒目而视,苦笑着望向贾诩,凝声说道,“文和此来,必有要事教我……”

    “岂敢岂敢,”无视祢衡与司马懿二人,贾诩谦逊拱拱手,随即正色说道,“敢问司徒,不知何时对江夏乃至江东用兵?”

    “快了吧,”端着酒盏,江哲犹豫说道,“近日水寨已成,将士们亦是休养近月,兵锋正盛,正好对江夏用兵!”

    “这……”贾诩犹豫一下,抬头望着江哲说道,“门下心中仍有几分顾虑,此战虽说我军有四十万兵马,可惜善于水战者,充其量不过荆州十万水军,相比之下,江东与江夏联军,亦不下十万,况且二者久居江案,深习水战精妙,门下以为,不若屯兵于此,一面备战,一面练兵,以待明年开春,我水军乃成,再复对江东用兵……

    依门下之见,江夏,不足为惧,可虑者,乃在江东!而以区区十万兵取江东,门下以为太过凶险!再者,水军战力如何,我等尚且不知,久闻江东水军之名,门下恐……”说到这里,他偷偷望了一眼江哲。

    “我军水军如何,江东水军如何,打一仗不就什么都知道了么?”司马懿在旁嬉笑插嘴道。

    “哼!”蔑视般望了一眼司马懿,祢衡冷笑说道,“不明你我,妄图交兵,自败之道!实无谋也!”

    “你说什么?”司马懿闻言大怒,冷笑说道,“若是如你这般迂腐,即便是百年,江东亦不得取也!”

    “你!”祢衡亦是大怒。

    “司徒面前,休得放肆!”贾诩冷喝一声,却见司马懿与祢衡相视冷笑一声,别过头去。

    无奈地摇摇头,江哲皱眉说道,“不明敌我,这倒是个麻烦,文和,我的意思是,不若邀江东一战,试探试探敌我实力,文和意下如何?”

    司马懿得意地望了祢衡一眼,却见贾诩迟疑说道,“司徒,我等已三面围战江东,门下以为,江东区区一偶之地,实不必如此犯险……罢,既然司徒执意如此,在下倒是有一计,可逼出江东水军!”

    江哲微微一愣,随即笑道,“不愧是文和!”

    “司徒言重了,”贾诩拱拱手,低声说道,“如此如此……”

    ……

    曹军在江对岸立下偌大营寨,对于刘备军的打击,那是不可估量的。

    就好比当初曹操望见连绵数百里的袁绍营寨一样,眼下,单单望着对岸连绵百余里的曹军营寨,刘备麾下将士心中就少了几分战意。

    “叫我等与数十万曹军厮杀么?怎么可能办得到?”

    在江岸边巡逻的一队刘备军士卒中,一人望着对岸,满脸惊惧。

    “休要再说了,小心将军治你捣乱军心之罪!”二十几日前,在汉阳侥幸逃得一条性命的李铁牛低声喝道。

    “我只是实话实说啊……”那名士卒勉强辩解了一句。

    望了一眼那名士卒,方才升至伍长的李铁牛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暗暗说道,是啊,如此数量的曹军,我等如何应战?那日若不是侥幸,那一万轻骑早已将我等追杀殆尽……

    回想起当初在汉阳惊险的一幕,饶是向来胆大的李铁牛,亦是冷汗迭出。

    “咦?那是什么?”忽然,麾下一名士卒惊呼一声。

    李铁牛皱眉一望,竟见江中飘着无数竹管,随着江水漂泊而下。

    “捞几个上来!”李铁牛皱眉喝道。

    “诺!”

    鼓捣了些许时辰,众人终于捞了几个上岸,仔仔细细打量一下,却发现这些竹管竟然可以打开。

    取出竹管内的布帛,李铁牛皱眉望着上面的字……

    抱歉,他不识字!

    一个时辰之后,李铁牛当即将此事禀告身在江夏的刘备。

    “……今吾统兵百万,邀吴侯会猎于江东……”粗粗一扫布帛上的字,刘备一脸诧异,回望着帐内众人,皱眉说道,“莫非是对江东的战书?”

    “唔!”点点头,诸葛亮上前接过刘备手中布帛,凝神说道,“确实是战书无疑……不过如此数量的竹管顺江而下,若是被江东百姓捞起,江东必定人心大乱……统兵百万,江哲还真敢说啊!”

    “差不多了,”徐庶苦笑一下,盘算说道,“江哲麾下兵马四十万上下,郭嘉麾下兵马亦不下十万,兼徐州刺史陈登麾下兵马,依在下之见,百万有些夸张,不过六、七十万,自然是有的!”

    “江哲意图乱江东民心么?”简雍深思一下,插口说道。

    “唔,”诸葛亮点点头,面色凝重说道,“或许,江哲是在对江东下最后的通牒,究竟是降、还是战!”说罢,他转首望着李铁牛,沉声说道,“究竟有多少竹管?”

    “这个小的不知,”李铁牛有些畏惧地低着头,犹豫说道,“只见江面之上,俱是这些竹管,数不清啊。”

    “……”皱皱眉,诸葛亮转身对刘备拱手说道,“主公,亮**三江口一行,望主公应允!”

    “恩,”刘备也明白事态严重,点点头,随即犹豫说道,“那若是曹军此时来袭……”

    望了一眼徐庶,诸葛亮笑着说道,“有元直在此,主公何必多虑!”说着,他望着徐庶凝声说道,“元直,此地便有劳元直了!”

    “哪里!”徐庶谦逊一礼,随即凝声说道,“周公瑾非等闲人物,孔明不可轻视!”

    “怎么会?”只见诸葛亮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之色,喃喃说道,“亮闻此人久矣!”

    当即,诸葛亮便告别刘备等人,轻装望三江口赶去,短短两日之内,他便已赶到三江口,也就是周瑜屯兵之处。

    在营外呈上拜帖,诸葛亮四下打量着周瑜的水寨,心下暗暗称奇。

    而另外一方面,周瑜已经接到了诸葛亮的拜帖,微微一笑说道,“诸葛亮……请他进来!”

    估摸一炷香工夫之后,诸葛亮已在营中将士的带领下,来到周瑜帅帐。

    望了眼面前眉清目秀,俊美异常的周瑜,诸葛亮心中盘算一下,拱手说道,“诸葛亮见过大都督,大都督威名,亮深有耳闻,当初前往柴桑,却不曾见过大都督,深感遗憾!”

    只见周瑜放下手中持笔,抬头望着诸葛亮,起身迎道,“呵呵,卧龙诸葛孔明,瑜亦是慕名已久,今日得偿一见,幸哉,幸哉,先生请坐!”

    “多谢大都督!”诸葛亮拱手谢了一声,坐在席上,望着营中将士端上的茶水,沉默不语,反观周瑜,亦是低头饮茶,不发一言。

    等了足足一盏茶工夫,周瑜望了一眼闭目养神的诸葛亮,微笑着揶揄说道,“当初谋臣榜上的大贤,今日来我营中修神养气耶?”

    “哪里哪里,亮自然比不得大都督,”有些尴尬地苦笑一声,诸葛亮迟疑说道,“在下只是在思量,当说不当说!”

    这家伙!周瑜有些好笑,抬手揶揄说道,“当说便说,不当说便不说!阁下如此深谋之士,亦不明白何事当说,何事不当说?还是说,足下以为瑜整日闲得发慌,是故找我谈心解闷?”

    “……”深深望了一眼周瑜,诸葛亮思量一下,抬手正色说道,“也罢,敢问大都督,可是见到了曹军战书?”

    “战书?”周瑜微微一笑,指着帐内一角的几十个竹管,笑着说道,“先生说得是这些么?”

    “正是!”诸葛亮点点头,凝声说道,“敢问大都督,大都督可是看了?”

    “唔!”周瑜点点头。

    “大都督意下如何?”

    “何谓意下如何?”

    皱皱眉,诸葛亮正色说道,“曹军步步紧逼,非你我两家联手不可敌,我主至新野始,一直与曹军抗衡,虽力有不及,却不曾有丝毫怠慢,反观贵军,至两家联手来,毫无作为,效仿蔡瑁静观曹军逼迫……”

    “效仿蔡瑁?”周瑜眼眉一抖,淡淡说道,“先生是说,我江东会不战而降?”

    “在下可不曾这么说,”诸葛亮心中微微一笑,低声说道,“不过在下以为,既然你我两家联手抗曹,自然要付诸于行动,否则联手岂不是空口白话、毫无意义,大都督以为否?”

    看似平和,实则锋芒毕露……

    望了一眼诸葛亮,周瑜点头抚掌笑道,“呵呵,先生所言大善,不过先生怕是忘了,若不是我江东石阳太守发兵援救,刘皇叔如何能在那位司徒手中得以脱身、抵达江夏?”

    “……”顿时,诸葛亮面色一滞,无言以对。

    “好了,”望着诸葛亮哑口无言,周瑜会心一笑,随即正色说道,“客套话便到此为止,先生意欲我江东如何,还请先生实言相告!”

    “不敢不敢,大都督言重了,”诸葛亮拱拱手,正色说道,“在下只是见曹军诡计,担忧江东军心,是否前来一探,不过见大都督如此胸有成竹,显然是在下多虑了!”

    “呵,”对于诸葛亮的客套,周瑜淡淡一笑,起身惆怅说道,“那位司徒并非是为乱我江东军心,而是为逼迫我军与其一战,先生可知,古人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用兵上亦是如此,曹军为何屯兵于汉阳、乌林一带,不过是顾及我江东水军,不知我军底细,不明我军战力,是故如此……

    倘若我与其一战,曹军便知我军战力,便可从实思量应对之策,今日我军在暗,曹军在明;战后,我军在明,曹军在暗……瑜原本心中打算,若是无法一战击溃曹军,则尽可能不暴露我军实力,显然,那位大人不容许……”

    “原来如此,”诸葛亮点点头。

    确实,底牌若是未曾示人,总是要比明面上的,更叫人顾及。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对于善战的将领来说,知己知彼不过是前提罢了,若是无法准备估算敌我实力差距,那又何谈用兵御敌?

    眼下亦是如此,对于曹军来说,江夏、夏口的刘备、刘琦兵马,已是不足为虑,令他们顾及的,唯有不曾显露实力的江东水军,就算是曹军有数十万之众,江哲亦不敢轻易动兵……

    然而,若是江东水军实力暴露,就算是实力强劲,江哲也好对症下药,作出应对之策。

    整合七州之力,岂有抵不过区区一个江东之理?

    “大都督打算如何做?”诸葛亮狐疑问道。

    “唔,”微微叹了口气,周瑜凝神说道,“我自是不想就此与其交手,不过那位大人显然不会叫我如愿,倘若我不出战,恐怕数日之后,亦会有此些竹管顺江而下,言我江东俱战不出,不若早降……到那时,就比较棘手了。”

    拱拱手,诸葛亮犹豫问道,“大都督的意思是……”

    “战!”周瑜眼神一凛,铿锵说道,“他要战,我便战!江东何惧之有?!”

    听闻周瑜所言,诸葛亮心中大定,他也知道,如今对付曹兵,江夏、夏口兵马,实在是孤立无助,倘若江东不插手,恐怕等待主公刘备的,只有败亡一途!

    “既然大都督心意已决,用得着在下的地方,还请大都督直言下令!”

    “哦?”周瑜略带玩味地望了一眼诸葛亮,揶揄说道,“那就请江夏水军先去探探蔡瑁水军实力,如何?”

    “额?”诸葛亮面色一滞。

    “呵呵呵,”周瑜轻笑着走向帐外,口中笑道,“不过戏言耳,不必当真!”说罢,他朝帐外喝道,“传令营中众将,备好战船,随我去见识见识曹军水师!”

    “诺!”帐外士卒应和一声。

    随即,营地似乎起了几分骚乱……

    “诸位弟兄,大都督下令对曹军用兵了!”

    “终于下令了?弟兄们,备好战船,叫那些北方蛮子见识见识我江东水军实力!”

    “喝!”

    奇哉!

    站在周瑜帅帐处,诸葛亮愕然望着营地中的忙乱,望着江东兵神色,心下暗暗称奇。

    临战而不惧,敌强而不乱,可谓精锐矣!

    看来这周公谨确实有一手啊……

    建安四年七月九日,曹操令蔡瑁统荆州水军,邀周瑜江东水军战于长江、襄江交汇处,周瑜应战!

    次日,将水军事宜全权交付蔡瑁,曹操与江哲一行人,在营内登高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