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5章 变法第一步  宋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15章 变法第一步 (第2/3页)

即回来部署工作,他先安排钱不收带着阎妙手、庞雨琴和雪雳儿,还有城里几个药铺心意参加救灾治病的郎中,组成医疗队,义务给伤寒病人凡川。又派出衙门民壮,处理城里的垃圾,并配置大量的消毒药水进行彻底消毒。同时,拿出部分军粮熬粥放给灾民,以解燃眉之急。

    然后,他又安排李浦带领衙门官吏和捕快,调查城里粮商还有多少

    粮。

    不过在没有摸清情况之前,他还不能行动。

    在随后的几天里,他与苏轼带着知州衙门的官吏们深入附近村塞探望灾民。了解恢复生产的情况,并下到田间地头查看庄稼长势,得知大部分庄稼在战火中都保留了下来,毕竟番军更在意的是钱财,而地里的粮食还没长好。也收割不了,所以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

    只不过,现在正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地里的粮食没成熟,仓库里的粮食大多吃光了,没吃光的也大多毁于了战火,很多百姓开始吃糠咽菜了。甚至有的开始吃树皮草根。所以,他准备提前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哉,本来他是想等局势稳定之后再开始实施变法的,可现在的局势迫使他不得不把这个计利提拼了。

    回到雅州城。李淡已经清查出了粮商的存粮,告诉杜文浩,这些粮商都囤积又大量的粮食,由于粮仓比较隐蔽,躲过了兵灾,不过粮商们不愿意降价出售粮食,更不愿意免费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建议杜文浩下令强行征粮。

    杜文浩听罢。摇摇头,只让李浦将这些粮商全部召集到了衙门开会。

    粮商们不知道杜文浩会说什么,心中忐忑,他们既感激杜文浩领兵剿灭吐蕃西山部落番军,又担心自己囤积的粮食被衙门没收,有的有关系的粮商,已经琢磨着如何找上头的关系来搞定这今年轻的勾管官了。

    杜文浩带着韩绎、苏轼来到会场,拿出圣旨宣读了对自己的任命。其中,特别是着令杜文浩在雅州一地实施新法的内容。让众粮商顿时都紧张起来。想议论几句,又不敢,都一个个蜡黄着脸起身见礼。假惺惺恭喜杜御医执掌雅州粮仓。

    杜文浩接着介绍了韩修的身份。

    众粮商一听。这位手握兵权的大帅原来兼任成都府路的常平仓提举,负责整个成都府路的粮食供给调度,是他们的顶头上司。都一起起身施礼。

    杜文浩先让韩待话,韩修当然知道杜文浩这话的意思,咳嗽一声,朝东抱拳,恭恭敬敬道:“诸位应该知道,杜御医是皇上身边的人,医术冠绝天下。深得皇上宠信。圣上已经颁圣旨,命杜御医为咱们雅州一州的勾管,并授权杜御医在雅州一地施行新法。本官即使身为成都府路常平仓提举,也不能干涉杜御医在雅州施行的新法。所冉,等一会杜御医作出的决定,便是最终决定,别说在座诸位,就算本官,也无权更改。若有人以为上头有人,想摘到朝廷去,那也没用,因为这是皇上的决定,谁还能大得过皇上?”

    众粮商一听。肚子里一个劲叫苦,想着这是强硬措施的前兆,这下惨了,但这是皇上的圣意,谁敢说半个不字?尽管天高皇帝远,但眼下这位成都府常平仓最高领导已经表态,他都无权干涉杜文浩的新法,已经表明了杜文浩在雅州变法的权威,只怕是再不能更改的事实。

    弗绎又冷冷道:“咱们丑高可说在前头,今后杜御医的新法实施,谁敢阳奉阴违,暗地捣鬼,别管本将军无情!”

    这些粮商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现在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了,纷纷挤出笑容。连声称是,表示坚决服从,绝无阳奉阴违暗地违抗之理。

    杜文浩微笑拱手谢过韩修,又介绍了苏轼,请他话。

    苏轼任命为雅州知州的吏部官文公告,已经张贴在衙门照壁之上了,城里人大多已经知道。现在见到真人,是个病怏怏的中年人,有些意外,忙又都起身见礼。

    苏轼的话很简单:“诸位,刚才韩大将军说的话,也就是本官要说的,本官虽为本州知州,却也不敢干涉杜御医的新政。本官相信,新政绝对不是与民夺利,绝对不是富了朝廷穷了百姓。一定是真正惠民的,让老百姓的实惠的好新法。所以,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协助杜御医将新法推广下去,让百姓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

    这几句话让众粮商心中悬起来的心稍稍安稳了一些。

    杜文浩笑了:“大家不要紧张,正如苏知州所说,变法应该是惠民利民的,本官在雅州的变法,也是基于这个基本思想,如果本法什么地方不能达到惠民利民的目的,甚至反到害民,你们直接告诉我。我坚决改,如果不行。就废止。百姓的利益才是最高的利益!本官始终坚信,如果不能让老百姓得生活过得更好的变法是绝对不可能不能长久的,一个好的制度,只有得到广大百姓,包括在座诸位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才有可能长久地实施下去。要不然,最终会被历史淘汰的!”

    苏轼一直不知道杜文浩究竟要实施什么样的变法,一路上也不好多问,虽说圣旨要求自己不能干涉杜文浩的变法,可假如杜文浩的变法象王安石变法一样。不仅不惠民,反而害民的话,以自己的个性,只怕难保不提出异议。现在听杜文浩所言,把变法的基调定在了惠民利民,而不是让朝廷增加收入,这正合他意,深得他心,禁不住鼓起掌来。

    粮商们听官员的漂亮话听多了,但说实话,敢于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官员,敢于公开说以百姓的利益是最高利益的人,却也从来没见过。听了他这话,一时惶恐,心中感动的同时,又忐忑不安。直到听到苏轼的鼓掌表示赞同和欣赏之后,这才大着胆子跟着鼓掌起来。

    网开始掌声还只是附和性的,一旦鼓掌了,想到如果真正能落实这样的变法,那到真是一件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