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建文迷踪 第三十四章 喇叭翁  茅山后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文迷踪 第三十四章 喇叭翁 (第2/3页)

赐名“长情”以此来肯定杨孟氏替夫铸剑的忠贞情怀。此时晨光道长提到“长情剑”,张国忠立即想到了《大内杂事》中提到的那把“长情剑”。

    “怎么张掌教你听说过那把剑?”晨光道长打开空调箱,只见一团团的废报纸中躺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只见剑柄的木料已经糟的不成样子了,剑穗也已经没有了,剑刃似乎比普通的宝剑更宽也更厚,剑刃已经锈成了呈黄黑sè,有的地方甚至锈出了裂纹,看来媳妇毕竟是媳妇,在铸剑的火候把握以及后期的剑身防腐抗氧化方面的技术还是不怎么过关,如果此剑从头到尾皆由杨古云本人铸造的话,仅仅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应该不会锈成这样。

    “此剑随我师父走南闯北三十余年,虽说与湛泸巨阙比不了,钢口也一般,但也算得上是一把好剑……”晨光老道从纸箱子中取出铁剑,随手取了个抹布把剑柄剑刃都擦了擦,“如若张掌教你真不嫌弃的话,不如就把它送给张掌教你,也不枉你为云凌子前辈昭雪洗冤”

    “这……”张国忠接过铁剑,放在手里掂了掂,还算合手,用手一摸剑刃,一大块锈皮竟然被带了下来,整个剑刃似乎已经锈透了。“我就是借用一下,道长不必如此客气……”

    “诶……”晨光道长一皱眉,“张掌教,喜欢就收下,何必如此见外?”

    “哎?我……”张国忠也懵了,自己什么时候说过喜欢?“晨光道长,你误会了……”

    “说实话,这把剑放在我这,也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能把它送给像张掌教你这样的人收藏,也算了了我一桩心事张掌教,你就别推辞啦……”晨光道长语重心长的握住了张国忠的手,话说到这份上,张国忠也不大好推辞了,再推辞的话,明显就是看不起人家啊,说实话,理论上讲,开过刃的宝剑绝对算是管制刀具,但这把“长情剑”绝对是例外,就算大摇大摆的背在背后,不被当成是收废品的才怪。

    拿着长情剑,张国忠和杨舟回到了李家湾,此时李老2已经按着张国忠的安排准备好了绳子和手电并且联系好了同村的几个壮小伙子,张国忠也没耽搁,当天便带着人再次来到了那个小山坳,一阵忙活之后,先前的碎石下面果然挖到了一个洞口,约么有半米见方,勉强能下去一个人,洞口往下约么两三米的地方还有一个铁栅栏,看锈迹应该不是近代的东西,栅栏下面黑咕隆咚深不见底,用手探在洞口只感觉洞内寒气逼人,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张半仙,你真要下去?”蹲在洞口,李老2似乎有些不放心,“用不用我找人给你学摸点像样的家伙?”

    “怎么?您有门路弄到好兵器?”一听李老2能找像样的家伙,张国忠心中也是一动,说实在的,对于这把锈透了的“长情剑”张国忠也没什么信心,没准还不如当年秦戈下巴山藏宝洞时拿的杀猪刀呢。

    “我亲家兄弟是道上的人,用不用我找他给你弄把火枪来?”李老2把嘴凑到张国忠耳根子底下,“您要是用,我打个电话,一个钟头就能送过来……”

    “这个……算了……”张国忠也无奈了,心说自己又不是去抢劫绑票,拿火枪有个屁用啊……

    “如果我两个小时出不来,就打电话报jǐng”用麻绳拽出了铁栅栏后,张国忠把麻绳子栓在了腰间,临下洞之前,把手机留给了李老2,“你们不论如何都不要下来,也不要往上收绳子”

    下了十几米,张国忠忽然发现身边的空间越来越大,刚下来的时候洞的直径最多不到一米,而眼下已经两米有余了,用手电往下照,发现洞壁是倾斜向下的,越往下越宽,俨然是个上窄下宽的“倒喇叭”形状,“喇叭翁?”张国忠心中一动,这种倒喇叭形状的地下空间在道术里称之为“喇叭瓮”,是根据战国时期的墓葬原理反向推倒出的yīn阳布局理论。

    chūn秋伊始,大周王室衰微,中原的一百多个小国各自为政自给自足,rì子过得不亦乐乎,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些温饱思yin逸的小国的王室开始信服墓葬对于后世子孙甚至国家兴衰的影响,开始盲目的将国兴家旺的希望寄托于王公的墓葬,并不惜花重金聘请一些民间“能人”参与墓葬的设计与建造,不少民间术士因此大发横财,其中不乏一些“国库杀手”级的人物,有不少小国就是因为造大墓导致国库空虚,被其他国家趁机铲平的。

    chūn秋早期的王墓,大都是“箱墓”,就是墓室四周直上直下,像箱子一样,整个墓室上方的封土重量全部由墓室中的木质柱子承受,在短时间内,这种设计的确可以聚敛大量的yīn气,保证墓主尸身不腐,但时间长了却很容易坍塌,一旦有地震就更不用说了,到了chūn秋后期,陈国人“卞矶”发明了一种“斗墓”,地上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