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卷 第二十章 平时多看书  大唐御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卷 第二十章 平时多看书 (第2/3页)

佛,岂不是让天下人都说陛下忘恩负义么?难,难,实在难。”

    朝中两大重臣都说难,傅奕跳出来道:“长孙大人,房大人,正因为难,才显出陛下灭佛地重要性。如若再任其发展下去,天下男子皆剃头做了和尚,谁来为我王征讨天下,谁来为我王开疆拓土?谁来为我王增加赋税?长此以往,何以为国?何以为家?”

    “卫螭。”卫螭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李二陛下却突然点他名字。

    “臣在,陛下有何训示?”卫螭连忙答话,心中暗自打鼓,不会是走神被发现了吧?话说,根据以往经验,开会的时候,领导同志最讨厌的就是下属走神了。

    李二陛下问道:“汝所在海外国家,可有佛教?又是怎样对待地?”

    李二陛下这一问,众人眼睛一亮,皆看向卫螭。卫螭挠挠头,老实的道:“陛下,佛教流传很广,不止我大唐,就连海外国家,那也是有的。至于对待佛教的方法,老实说,臣不认为海外国家的方法能在我大唐适用。不过,海外的诸多先贤也曾就佛教的历史发展等问题做过研究,有本书似乎说过,灭佛不可取,容易造成动荡,抑佛方是正道。说是百姓之所以信奉佛教,是因为自身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说人生在世,说白了不过就是衣食住行四字。如果这些能得到温饱满足,则佛教的蛊惑力就不会那么大。”

    “抑佛?!怎么个抑法?”

    傅奕急急的追问。卫螭道:“曾有句话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唐地和尚也是唐人,都是陛下的臣子,大唐的寺庙都在大唐国境之内,也是陛下的土地。既然是陛下的土地,那是否还应该免赋税呢?天下庙宇众多,各庙宇都有自己地寺产,还多数都是良田,荒芜了或是不收赋税,是不是都有些可惜?另外。陛下一族乃是古时圣贤仙人的后裔,当年先贤立道,后世子孙稍稍继承发扬一下,尽尽子孙本分,也是无妨的吧?百行孝为先。”

    卫螭说完,眼睛骨碌碌转着打量殿上众人地表情,当年先皇去世的时候,都有人敢指责李二陛下未尽到孝道,他这样提点一下,应该没有事吧!话说。立政殿内地大唐君臣,谁不是老谋深算、狡猾如狐之辈,只是受限于经历和眼界,思维还不够开阔,卫螭一向有自知之明,提点一下就成,具体地策略制订,那就是人家的事情了,与他无关。

    话说,当年他在太极殿闹地那个公主和亲的事情。还有关于高昌国的问题,这些老谋深算的老大人们就想了巧妙的、合理地,让他国无法反驳的理由给弄了出来。给国子监的那些留学生调整学习科目的时候,人家不还是感激涕零么。所以说,关键时刻,还是要看这些老大人的,他说了该说的就赶紧退让吧。

    有了卫螭那一番话的启发,诸位大臣们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关于抑佛扬道的方法倒是数不胜数,大家都擅长这个,只是。关于开始征收天下道观庙宇的赋税问题,却卡壳了。卫螭听了半天,说白了就一句话,大唐君臣都有些磨不开面子。堂堂大唐帝国,号称贞观之治的盛世。居然穷到要向出家人征收赋税地程度,这是不是太丢面子了。众人都纠结于这个问题。卫螭赧然,难怪刚才他说的时候,众人都一脸古怪的看着他,敢情他地这个提议。让众人都以为他脸皮其厚至极。

    形象岌岌可危。卫螭认为,他要做点什么。来挽回形象。咳嗽一声,卫螭道:“陛下,臣又有话说了。”

    李二陛下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讲。”

    卫螭道:“微臣曾看过一本书,书上有一个叫清国的国家,它很强大,幅员辽阔,国力强盛,但是,到它第二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