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 第三十九章 残酷的现实(求月票!!)  大唐御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卷 第三十九章 残酷的现实(求月票!!) (第2/3页)

螭甚至还给药学系的学生们,安排好了药圃,让他们可以自己种植一些草药,学习起来更直观。一切的设想都是美好的,但招生的时候,却遇到了预想不到的情况——生源不足。

    这年头,文盲遍地都是,能识字的都是少数,能接受到系统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都是非富则贵的,这些人,又怎会缺少医生,又怎会想来学医。来报名的,多是贫家子弟,大字都不认识,怎么学医?!

    整个招生工作结束,符合条件的学生,只招了区区两百多号人,其中还有一百多人是来各府的下人,奔着足浴和按摩这些辅助科目来的;还有31个人是报的药学;真正想做医生的,卫螭仔细数了数有55个人。还有百多个外国人想来报名,被卫螭给拦了回去,声明医学院刚建立,不招收外国学生。卫螭、丁守诚、萧禹以及各教授,齐聚一堂,在会议室开会,共同商讨关于生源的问题。

    卫螭自嘲的笑道:“看来,我把前景预期得太好了,是我的错。忘了这里是大唐,医生位列工,犹在士农之后。”

    丁守诚道:“历年国子监医科的学生,多是外国人,我大唐子民于医学一道,愿学者不多。这是事实,卫大人无须自责。”

    卫螭笑笑。自从朝廷开科取士之后,天下人奔的都是高官厚禄而去,想得不过是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建功立业,从军、进学都比来做医生好。医生的地位,不过和手工业者一般,士农工商。

    “要不,还是招收一些外国学生吧。”

    有个教授提议。卫螭沉思一阵,道:“今年还不行。明年之后再说。医学院刚刚建立,一切制度犹在实验,待得试行一年之后再说。招了多少,我们就教多少。事物总有个发展过程,先把第一批学生教好再说。”

    说完,卫螭顿了顿,道:“生源问题,先这样决定。下面说说补助问题。萧大人。请把您做的计划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这年头地学生是幸福的。上了国子监的学生。朝廷都会

    定量的补助,让学生基本能维持还算可以的生活,让问。这个福利措施,外国留学生也有。医学院建立后,卫螭专门说过这个问题,李二陛下被他缠得没有办法,逐答应他。让他召集人商讨出一个具体的数额之后,由户部拨钱。这个问题属于内务范畴,交由萧禹去做。

    萧禹拿出他的计划书,道:“国子监监生每人每月有300文的朝廷补助,按照此例,老夫预订医学院地学生每人每月100补助。教授……”

    卫螭听着萧禹说,越听越不对劲儿,眉头也越皱越紧。忍不住打断他:“请等一等。萧大人,我怎么听着不对啊,为啥我医学院地补助。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比国子监少两倍,只是人家地三分之一?”

    萧禹严肃的道:“卫大人,你刚才也说了,士农工商,士第一,工第三。国子监的监生,哪里是医学院能比拟的?朝廷能拨予补助,已是陛下宽仁,我等做臣子的,自要为陛下分忧解劳,怎能给陛下添乱,在国子监监生的基础上酌减才是。”

    卫螭傻眼,道:“那你的补助比诸位同僚都多两倍,也是为了这个?”

    萧禹理所当然地道:“这是自然,老夫乃是堂堂的儒家子弟,身有功名。卫大人你有陛下封赏的勋爵,虽出身低微,但如今也理应比老夫等多一些才是。”

    如果可以,卫螭很想脱下鞋子扔到萧禹的皱褶脸上去!说的什么鬼话!

    卫螭耐着性子,道:“萧大人,我记得在做这个疏奏之前,在下就提醒过萧大人。我们医学院因为科目限制,需要的器具多,申请补助的时候,也请多申请一些。萧大人还记得否?”

    萧禹道:“老夫当然不会忘记卫大人的交代,已经酌情增加了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