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  抗日之我为战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 (第2/3页)

    而在李延平与郭邴勋同样都将主要精力放在野战部队工作上的情况下,缺乏帮手的总指挥既要管理地方党政事物,又要负责军区全面工作,精力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

    更何况刚刚解放的地区,反特、肃清敌伪势力,开展地方工作的任务很重。总指挥的确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手来协助。

    赵尚志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足够,经验也够丰富。既然他已经无法再回三路军,个人也表示了想要留在二路军的意愿,那么还是让他除了在担任三分区司令员之外,可以兼任军区副司令员。

    除了协助总指挥抓好地方根据地的建设之外,以他的出色能力完全可以担负起指挥地方部队作战的任务。即可以让杨震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主力部队身上,又不耽误地方部队的建设。

    只是在三分区政委的人选上,总指挥坚决反对杨震提出的由他本人兼任司令员与政委。只同意他专任司令员。而且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一职也坚决不同意让他担任。总指挥的态度很明显,就是让赵尚志利用自己在指挥方面的才干,主抓分区甚至整个军区地方武装的军事工作。

    用总指挥的话来说,他这个人指挥作战的能力没的说,作战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但对于中央精神的体会还差了一些,而且有些时候过于独断专行,必须要派一个能够制约的住他的政委。

    对于总指挥的对其即想重用借助赵尚志的自身优秀能力,又对其多少有些防范的心理,杨震却是摇了摇头,即没有挑明,也没有发表什么反对意见。

    据杨震所知道的历史,当初赵尚志第二次被开除党籍的时候,正是总指挥强烈的反对,才让北满省委减轻了对他的处罚。将永远开除党籍,改为开除党籍。还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邀请他到二路军担任副总指挥。

    至于最后两个人为什么翻脸,赵尚志又为什么被赶出二路军,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的抗联史也没有交待,杨震更是不得而知。但与总指挥相处这么长时间以来,杨震认为这绝对不会单单只是总指挥一人的责任。

    对于总指挥的态度,杨震隐隐约约的感觉,对于三路军对赵尚志的所谓反对中央路线的批判,总指挥至少是在某些方面赞成的。他反对的是三路军某些领导人将人一棒子彻底打死的作风。

    只是这笔糊涂账,几个当事人不说,杨震也无法询问。只能对总指挥的处理意见,表示了默许。因为杨震知道,有些事情的解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好在现在已经与中央建立了直线联系的自己,不用去面对某些人的瞎指挥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不过虽然默认,但这个政委的人选却是有些让杨震几个人头疼。按照赵尚志的资历,最适合的人选是总指挥。但本身就已经兼任军区政委的总指挥根本就不可能再去兼任一个单独的军分区政委。

    而跟随赵尚志从苏联回来的那几个人又都是他的嫡系,总指挥认为从他们中他挑选但任三分区政委,非但不能制约住他,倒是很有可能在某一方面纵容他。那样反倒是彻底的害了他。

    至于现任副政委兼师政治部主任的高禹民一听说让他暂时兼任三分区政委,脑袋摇的和拨lang鼓一样,宁可自愿降级去现在还缺政委的二团当政委,甚至政治处主任,也不愿意去三分区和他搭档。

    而其他人要不就是资历不够,再不就是能力欠缺。本身现在合格的政工人员就有些捉襟见肘的情况之下,杨震只能将主意打到了中央代表团身上。就在杨震犹豫怎么向中央代表团开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中央不是已经决定将易建平夫妻调到抗联工作吗?易建平不仅是大学生出身,文化程度高。在关内工作的时候,曾在冀南军区五分区读力团担任过副政治委员,又长期在敌占区搞过地下工作,可谓是经验丰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