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皓首勤政  枭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4章 皓首勤政 (第2/3页)

的帝王心术罢了。

    实际上,陈信伯在朝中已无多大作为。

    张协不可能不细察西秦党的得失,楚党得势之后,也并非岳冷秋想去东闽担任总督就能担任总督,一切都应该是张协有意的安排。

    张协希望岳冷秋在外郡掌兵权,能与他形成“内相外帅、互为援应”的权力格局,从而达到在朝中长居相位、屹立不倒的政治目的。

    张协也许一开始对栽培他的汤浩信还是心怀感激的,但是一切变化源于顾悟尘在江宁崛起太快、太迅速、太强势了。

    顾悟尘结束十年流边生涯归帝京,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升任从二品光禄大夫散阶、加直学士衔。李卓调离江宁后,要不是岳冷秋及时补上,在江东、在江宁才无人能抗衡顾悟尘。

    林缚所表现的军事才华以及江东左军及东阳乡勇所表现出来的战力更是让人生畏,张协又怎么能不怕顾悟尘及林族在进剿洪泽寇、东海寇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崛起?

    再仔细去看顾悟尘与林族的关系,恰恰也是“内相外帅、互为援应”的格局。

    此时顾悟尘与林族的势力还远在江东外郡,看上去弱小,但是一旦燕山防线彻底的崩溃掉,帝都被迫迁往江宁,顾悟尘与林族所形成的这种权力格局将迅速提升到举足轻重的高度——张协稍有闪失,给顾悟尘取代并非难以想象的事情。

    即使无法明目张胆的打压顾悟尘及林族,即使眼睁睁的看着林族将触手伸到京畿卧榻之侧的津海,张协也要将岳冷秋迅速推到江淮总督的位置上,限制顾悟尘与林族在江东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其实走到这一步,汤顾与张岳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再遮掩下去了,特别是林缚一开始就表现出不跟岳冷秋苟合、合作的态度。

    即使皇上调李卓掌兵部、陈信伯的相位有进一步稳固的趋势,张协依旧将顾悟尘视为他最紧迫的威胁。

    在残酷而冷血的权力斗争面前,什么师生情义都是单薄无力的。

    这也是汤顾要急于跟林族联姻、将顾君薰嫁给林缚的根本性因素,汤顾已经承受不了林族给别家拉拢的损失了。

    林缚拥兵进逼山东,就算有“拥兵自重、恃宠骄纵”之嫌,汤浩信也必然选择支持林缚、支持江东左军。

    林缚端着茶盅,想着等会儿怎么劝说汤浩信主动向陈信伯、李卓靠拢。

    汤、顾跟张、岳分裂后,手里只有津海漕这一张底牌,在朝野的势力太弱,还不足以形成抗衡力量,与陈、李联合,才有抗衡张、岳的可能。

    林缚心里还是想尽可能帮助李卓去实施平虏策战略构想的;这时候,岳冷秋拉拢肖玄畴在按察使司内部限制顾悟尘,顾悟尘要是能在江东取得董原的支持,局面将不至于太被动。

    *********

    林缚坐在大堂上胡思乱想着,林梦得与孙敬堂闲扯些家常话,等候了一个时辰,汤浩信才睡醒过来,拢着衣裳往外走,一边系襟扣,一边责怪马朝:“林缚进城时,你便应该唤醒我,哪里让他们坐等一个时辰的道理?早知道你这样,当初就应该将你赶回江宁去,免得耽误了大事。”

    “汤公,是我坚持不让马朝闹醒你了,你要怨,还是怨我就好,”林缚站起来给跨步走进来的汤浩信行礼,说道,“这关头,什么事情再重要,都没有你的身体重要!”

    他这话倒不是拍马屁,汤浩信已经七十有二了,须发皆白,身居太子少保,出入宫中辅佐政事,还能修身养性,但是这时候汤浩信要负责山东这副烂摊子,山东郡司又都废后重组,诸事都千头万绪,没有一个稳定的体系可以依赖,可以说是汤浩信要事事关心,林缚最担心就是汤浩信的身子会先扛不住。

    张协将山东这副烂摊子砸到汤浩信的手里,难道真就没有这层险恶的用心在里面?

    汤浩信轻叹了一口气,在津海时,他只掌握大局,诸事由林续文、林缚等人替他担下,没有什么事情好操心的,这时大为不同,他的身体、精力比起在津海时,已经极大的不如,他心里也清楚自家事,但是已经走到这一步,无论如何只能咬着牙关撑下去。

    汤浩信在昌邑哗变事件上安慰了孙敬堂几句,便又与林缚说起肖玄畴的事情。

    实际上此时顾悟尘在江东的形势已经不大乐观,东阳乡勇的崛起,也使得东阳知府沈戎及东阳府军必然倒向岳冷秋。汤浩信也是希望林缚与江东左军能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