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三十二节 以夷治夷  曲尽星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百三十二节 以夷治夷 (第2/3页)

在那说:“魔怔。魔怔。他懂个屁。他会吃。天天这也不知道咋了,跟头叫驴一样。”

    狗栗子是跑外的,一天可以出村三次,带着方海去采办,时不时拉来一车半车的石砖木料后来开始拉土。

    不两天,负面消息就在村里蔓延,这几个小子都没干过活,撅着屁股一个劲瞎干,好些东西,动不动建了拔,拔了建。天天去石场的杨燕燕回来给她娘证实,是这么一回事儿,大水车因为不会自己转,得用牲口拉,又卸下来,李虎到处找人,问人谁能借水力,咋样才能借,非要再改一改。

    但是,这些负面消息没换来一面倒的嘘唏声。

    整个村子都跟活了一样,原先在走的人,现在都用跑,上沟下沟,出门赶路……时不时两口子吵架,女的骂男的,一说没干过就不干啦,没看村里那几个小子,人家咋干的,盖了拔,拔了盖。

    朝阳东天升起。

    这是年轻的人们在成长,越发地健壮。

    夕阳西天降落。

    这是年老的终究身体力衰,往黄土之中沉去。

    两个大事接踵而来。

    第一个是皇驾崩塌,报丧四海。

    在乡下,皇帝死,无非是县乡亭敲锣打鼓,告知龙驾九天,让百姓们披麻戴孝,多加注意言行。

    而第二个,则事关全县,东夏人提前迁出北平原,有的县已经迁了,而不日,也将有成队的东夏人抵达易县,县里关起门来,去商量他们到来的变化。为此,陈武都跑来杨家村一趟,除了看石场的进度,问问李虎有什么让自己帮忙,那就是县令找到他,私下商量一件大事,要不要只等东夏人一到,就招些人进官府做武卒。

    这么做,据说有上头的意思,现在游牧人迁来得多,奉公守法者寥寥,到处出事儿,而当地官府拿他们没有办法,抓,他躲回他们的聚居地,仅凭县里为数不多的武卒,到了不干仗,根本抓不出来,不抓,向上头请要官兵,却又步骤众多,牵扯方方面面,因而,律法之威严渐渐丧失。

    而且这还不是易县一县,几乎备州所有安置游牧人的地方都在为之头疼。

    据说上头有人提出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以夷制夷,招夏人入官府为武卒、捕快,抓治蛮夷。

    可是东夏人来没来到,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洪水猛兽,是不是比游牧人更难管束,虽然是上头在分析对策时说东夏人迁移分散,大夏律虽与朝廷律法不同,却知有法,再加上东夏使官协调——可以任用其勇。

    县里依然没底。县令找陈武商量,问武卒情况,到时候能不能驾驭住东夏人,陈武又怎么知道?

    陈武就找来李虎这里,问一问他什么看法。

    李虎从来没想到靖康官府竟能生出这样的想法,但想想,入了官府,做了武卒,一起协防治安,以阿爸的性格,要是知道,一定会答应并促成,就与陈武说:“不瞒你。我是两边打仗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