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四节 怪诞想法  曲尽星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十四节 怪诞想法 (第2/3页)

道:“这个侨居?是何一说呀。如此怪诞之想法,前所未有,还请阁下详细讲解一番。”

    赵意如笑道:“侨居怎么能说前所未有呢?我听说倭人有派来的遣定使,使团来到中原之后久居生活,学习中原的文化,工技,开铺经商,并购置房屋,土地,与中原人通婚,他们是贵国人吗?不是的。他们在哪生活?贵国。不但他们,西域来的商人,外国流亡来的贵族,这是不是都是先例呀。”

    杨雪笙抚须眯眼,想了半天说:“他们?和贵国不大一样吧。”

    赵意如回答:“除了人数或多或少,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他手朝陶坎一扬,说:“而且刚才陶将军说了,北平原在你们手里,而原本是你们的,这话不假,但要是我们东夏将人迁走,农田和房屋尽数毁坏,又还回一块荒地,贵国又有何利益可图呀?”

    他说:“我东夏有此条件,是考虑并照顾那些安土重迁的百姓们,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让自觉认为是我们东夏人的百姓保有我东夏的身份,也不去强迫那些不愿意的,或者认为自己已经是贵国百姓的人……至于百姓的私产则不可侵犯,哪怕他们愿意北迁,贵国也应予以保证,百姓和百姓之间也可以订立契约,相托付。”

    终于有人喊道:“这不安全。这些人可以留在国内,但不能全部留在北平原,要是忽然一天他们起事造反呢,把东夏军队接应进来呢?”

    赵意如轻声说:“我王已经替百姓们考虑好了。如果你们不放心,可以迁徙他们,但是——必须是他们自愿的,你们来提供搬迁的费用,而田产、房屋,这些挪动不了的产业,可在我使官的见证下,以不低于本身价值的田产、房屋进行置换,这一点,我们的使官甚至可以协助你们说服他们。”

    陈天一有的好理解,有的也是一头雾水,正在寻思,听到身边似乎有人小声叹息道:“这是真正在为百姓考虑呀。”

    他扭头寻找声音,却不知道是哪发出来的,怀疑落到不远处的冯山虢身上,冯山虢却肯定是没有说话。

    一个声音在陈天一脑海里回荡:“和谈不应该是条件开得高高的呀,怎么看都还是东夏吃亏,他会不会做生意呀。”

    杨雪笙深深吸了一口气。

    如果是这样的条件,比皇帝的底线高太多了,百姓私产不动,也不能算他东夏的,交税交给了靖康。

    至于军民百姓的去留,也不是大的问题,在一国为一国之民,慢慢也就淡了。

    按照这个条件议和丝毫没有问题。但他没有立刻做决定,慎重地告诉说:“你回去与你们大王讲,条件基本上没问题,但是秦应亲王还没有到来,容我派人去半路说一声,然后就定下来。”

    赵意如说:“不。天亮之后国书递到,立刻签字画押。大将张铁头的死让我王感到无比的伤心,他担心你们的效率低下,一拖再拖,战乱中的百姓拖得起吗?将来议和了,我们东夏人没了,还与尔等和?”

    冯山虢悠悠叹了口气,这声叹气,在雅雀无声的厅堂中清晰可闻,而且格外悠长。

    一拖再拖,战乱中的百姓拖得起吗?

    这是什么样的君王呀。

    就算是他急于议和,他也不该直说,难道他不懂,不能流露殷切之念?不。他懂。他就是这样的,他就是怕一拖延,百姓们遭罪。

    赵意如也不告辞,转身要走。

    突然,杨雪笙一个激灵,站了起来问:“你们没诚意。你回来。你告诉我,既然已经决定议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