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3章 飞来横祸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23章 飞来横祸 (第2/3页)

探测到F-16C/D。

    必须得说,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战术素养很不错。

    为了避免提前暴露,这几十架F-16C/D均采用双机编队,而且是密集队形,长机在前面领飞,僚机在后方跟进,间隔距离只有几十米,高度相差也只有数米,以最大限度的缩短敌机雷达的探测距离。

    对F-16C/D这类轻型战斗机,“战-11B”的火控雷达也就120千米左右的探测距离。

    此外,E-3B早就发现了突击的“战-11B”机群,即E-3B对“战-11B”的探测距离绝对不会低于400千米,在理想状态下能超过500千米,而“战-11B”与最近的那架E-3B的距离还不到300千米。

    更加要命的是,因为“指-8C”跟在后面,而且在前面的战斗中表现神勇,所以在击溃F-15C/D机群之后,几十架“战-11B”全都关闭了火控雷达,准备在“指-8C”发现敌机后再使用雷达。

    显然,这跟前面对付F-15C/D简直如出一辙,只是交换了位置。

    当时,60架F-16C/D已经散开,准备围歼快速突击的“战-11B”机群,而且在正面,也就是E-3B前方的才12架。

    这么安排,跟AIM-7F“麻雀”导弹有关。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麻雀”导弹的性能太差,命中率极低,所以F-16C/D的飞行员更加愿意使用AIM-9L“响尾蛇”格斗导弹,也就得通过机动,占据有利的位置,比如敌机后半球。

    AIM-9L是纽兰空军的第一种具备全向攻击能力的格斗导弹,理论上,能够攻击迎面而来的敌机。只是实际使用中,为了提高命中率,依然得尽量在敌机的后方,也就是红外辐射最强烈的尾部发射导弹。

    为此,就只能从两侧绕过去。

    其实,只留下少量战斗机在正面迎敌,让更多的战斗机机动抢位,也正是大机群空战的基本战术。

    不出意外,“战-11B”机群会被击溃,40多架“战-11B”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只是,还真的出了意外!

    这个意外来自梵罗空军。

    按照斯兰驻军司令部发来的战报,在击溃F-15C/D机群之后大约15分钟,梵罗空军的战斗机群赶到。

    差不多100架F-4E重型战斗机!

    要命的是,这些战斗机分成了几支大编队,每支编队的规模在20架左右,也就是一个大队。

    结果就是,在500千米之外就被“指-8C”发现了。

    随后,前出的“战-11B”接到了“指-8C”的警告,启动了火控雷达,在搜索梵罗战斗机的时候发现了离得更近的F-16C/D。更重要的是,前面那架“指-8C”及时的调整了雷达的工作模式,把雷达波束的扫描角度缩小了一半,等于把单位功率提高一倍,探测距离由此增加了几十千米。

    正是如此,“指-8C”及时发现了那些从两侧包抄的F-16C/D。

    战场局势变得明朗,纽兰远征航空队的优势顿时就荡然无存。

    当然,帝国空军的前线指挥官也及时的调整了战术,比如让前出的“战-11B”机群利用速度优势,突击纽兰预警机。

    至于纽兰预警机的方位,是由伴随“指-8C”活动的大型电子侦察机提供。

    虽然只测出了大致方向,没有获得准确的距离参数,但是F-16C/D都能从两侧包抄,足以证明E-3B离得不会太远,肯定在“战-11B”的作战半径之内,就算没获得距离参数,也没多大的影响。

    随着距离缩短,“战-11B”的雷达就能发现E-3B。

    40多架“战-11B”全速冲刺,绝不是闹着玩的。

    哪怕这些战斗机就没有剩下几枚KK-12A,可是只要离得足够近,就算使用机关炮,也能把预警机揍下来。真要是杀红了眼,哪怕炮弹用光了,飞行员都有可能驾驶战斗机直接撞击预警机。

    更加严重的是,在正面迎战的F-16C/D只有12架!

    至于从两侧包抄的F-16C/D,就算弹药很充足,加速性能非常的优秀,也未必能够追上全速冲刺的“战-11B”。

    结果显而易见,靠前的那架E-3B在受到威胁之后,立即就转向规避。

    只是,预警机的飞行速度还不到每小时900千米,而“战-11B”在完成加速之后能够超过2马赫。

    至于正面迎战的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