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8章 替代之选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08章 替代之选 (第2/3页)

帝国海军的“中小型多用途航母”自然不会有好结果。

    关键就是,为“中小型多用途航母”准备的舰载机也就是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海军型。

    虽然按海军的要求,对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做了必要调整,比如基本放弃了垂直起飞能力,只要求垂直降落能力,并采用跃飞甲板,通过短距离滑行增加起飞重量,以延长作战半径或者是提高载弹量。又比如,配备高性能火控雷达,配合性能先进的空空导弹增强制空作战能力。

    可惜的是,这些措施没办法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以当时的技术,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发动机技术,垂直起降战斗机无论如何都没办法突破音速。

    只有获得性能更好的发动机,才有希望让垂直起降战斗机获得足够优秀的机动性能。

    显然,当时所能达到的技术状态,帝国海军肯定没办法接受。

    不要忘了,在“中小型多用途航母”搭载的舰载机里面,战斗机的头号使命就是为舰队提供防空养护,主要就是通过快速截击对付来袭的敌机。战斗机没有截击能力,简直就不敢想象。

    虽然在此之后,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帝国空军重新启动垂直起降战斗机项目,帝国海军参与了研制工作,而且拿出了成果,但是一直到大战爆发,帝国空军与帝国海军都没有大批量采购与装备垂直起降战斗机。

    正是如此,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更看重搭载常规起降战斗机的中型航母。

    要说的话,其实就是在为战时的护航作战考虑。

    虽然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当中,护航作战主要针对的潜艇,以反潜为主,而且当时的很多舰载战斗机都具有反潜作战能力。关键是,当时的潜艇得频繁浮上海面为电池充电,很容易遭到攻击。根本不需要专门的反潜巡逻机,让战斗机挂上火箭弹,就能在远海执行反潜作战任务。但是发展到现在,特别是面对能潜航几千千米的大型攻击潜艇,就必须依靠专门的反潜巡逻机。

    如此一来,对护航航母也就有更高的要求。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还专门做过测试。虽然“巡-4B”在做必要的改装后,能通过跃飞甲板升空,但是需要滑行190米,还无法达到最大起飞重量,执行反潜任务的效率肯定会受影响。

    关键还有,在护航作战当中,还得考虑来自空中的威胁。

    其实,早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防空的重要性就已经显现出来,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要忘了,当时的护航航母搭载了足够多的战斗机。

    更加重要的是,当时的反舰武器,主要是非制导炸弹与直航鱼雷,严重限制了重型轰炸机的反舰作战能力。

    显然,在反舰导弹问世之后,来自空中的威胁就不可小觑了。

    为此,护航航母必须具备搭载与运作重型战斗机的能力,最好还能使用预警机,增强防空作战的效率。

    要想获得这些能力,就必须配备大功率蒸汽弹射器。

    如此一来,对航母的吨位就有很高的要求。

    虽然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研究,能在3万吨级的小型航母上安装弹射器,使其能搭载与运作舰载战斗机,但是要想获得完备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完成截击任务所需的出动率,就得把吨位提高到4万吨以上。

    关键还有,要想搭载足够多的舰载机,至少需要5万吨!

    显然,这个体量不比大型航母差多少。

    此外,为了获得足够强大的作战能力,肯定需要采用大量新技术,比如活塞行程更短的大功率蒸汽弹射器。

    把这些因素都算上,排水量在5万吨左右的中型航母的造价,不会比8万吨级的大型航母低多少,作战能力却存在明显差距,因此从效费比的角度来看,建造中型航母其实是一件亏本买卖。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坚持建造“薛远征”级超级航母,并且把大批退役航母进行封存处理。

    只是,相对战时的巨大需求,封存的大型航母肯定不够。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统计,哪怕按第二次全球大战的标准组建护航舰队,至少都要30艘护航航母。

    显然,实际需要的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