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6章 最后一吉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96章 最后一吉 (第2/3页)



    比如弹体太大,目标特征太明显,很容易遭到拦截。

    跟KD-30做个比较,就有很直观的印象了。

    在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AGM-109B”的发射质量高达1400千克,比KD-30整整多出400千克,体积也比KD-30大了30%。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AGM-109B”对搭载平台有更高的要求。

    即便是B-52G,也要在超载的情况下,才能够挂载24枚。

    换句话说,在挂上了24枚“AGM-109B”之后,B-52G需要在往返途中各进行一次空中加油,才能够获得5000千米的作战半径。要想把作战半径扩大到8000千米,就得多安排一次空中加油。

    显然,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只是,跟KD-30比,“AGM-109B”最大的问题其实是采用了BGM-109B的弹体,等于旧瓶装新酒。

    虽然采用了很都新技术,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计存在的缺陷。

    高达1400千克的自重就跟陈旧的弹体有很大关系,毕竟在设计BGM-109那个年代,像碳纤维这样的,用来替换传统的金属材料,能够大幅度降低导弹弹体结构重量的复合材料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只是,最为突出的,其实是缺乏隐身性能。

    不要忘了,KD-30从一开始就是全新设计,而且把隐身性能放在首位,为全球首款隐身反舰导弹。

    在根本上,KD-30的“灵魂”也就是隐身性能。

    说得直接一点,在设计阶段,梁夏海军就明确了依靠先进的隐身性能来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效率的战术思想。

    显然,也就是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称KD-30为当今最先进的反舰导弹。

    可惜的是,“AGM-109B”没在隐身性能上下功夫。

    虽然巡航导弹的RCS值比作战飞机小得多,通常都在0.5平方米以下,但是几乎所有的防空系统,都针对巡航导弹这类目标做了优化,更别说在现代化的舰队防空体系中,还有更重要的预警机。

    要说的话,这也是在被国会否决之后,纽兰海军放弃“AGM-109B”项目,转为参与由空军主导的“沉默彩虹”项目的主要原因。在纽兰军队的装备体系中,“沉默彩虹”才是真正的隐身导弹。

    可惜的是,“沉默彩虹”的研制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如果不是大战爆发,纽兰海军也不会采购1000套制导系统,并且在战前,把1000枚库存的BGM-109B改造成空射型。

    对于这个缺点,斯塔克有非常清楚的认识。

    说得直接一点,在高强度的海空大战当中,特别是面对编制完整的航母战斗群,缺乏隐身能力或者不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反舰导弹,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突破敌舰队防空网的概率极低。

    在理论上,1艘“青州”级能在一次战斗当中,拦截数十枚“AGM-109B”这种级别的反舰导弹。

    此外,在对付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时候,防空战斗机才是主力。

    对付反舰导弹,无需动用重型战斗机,多用途战斗机就够了。

    道理也很简单,反舰导弹在巡航飞行阶段,由惯性导航系统控制,沿固定航线飞行,基本上不会机动。

    其实,也就是根据这个特点,梁夏海军与纽兰海军才接受了像“战-12”与F/A-18这类多用途战斗机。

    在梁夏海军的编制体系当中,“战-12”有两个用途。

    一是在对地打击行动当中充当轻型攻击机,也就是顶替“攻-6”。二是在舰队防空作战当中担任配角,协助“战-9”。在扮演后一个角色的时候,“战-12”的位置其实在“战-9”的后面,主要使命是对付漏网之鱼。这里面,不但有敌人的轰炸机,还包括敌人在截击范围之外发射的反舰导弹。

    正是如此,“战-12B”配备有相当先进的火控系统,而且能够使用由梁夏空军主导研制的新一代中程空空导弹,甚至能控制导弹同时攻击4个目标。要知道,多目标交战能力之前一直都是重型战斗机的专利。

    严格说来,KK-12才是关键。

    凭借这种先进导弹,“战-12B”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已经不在“战-9B”之下,严格说来还要稍微强一点。

    主要就是,“战-9B”还不具备使用KK-12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