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7章 攻击开始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87章 攻击开始 (第2/3页)

空军都在监视纽兰共和国与迢曼帝国的通信卫星,尤其是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大型军用通信卫星。

    这些卫星的在轨运行时间往往都在10年以上,而且主要用来接收与转发重要信息。

    关键就是,地球同步轨道距离地面36000千米,超过了所有陆基、海基与空基反卫星武器的射高,哪怕是杀手卫星,用来摧毁卫星的卫星,也要进行好几次变轨机动,才能够到达同步轨道,没多大战术价值。

    显然,地球同步轨道最安全,也是部署通信卫星的理想位置。

    在理论上,只需要3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就能覆盖除南北极之外的地区,而这相当于地球表面积的80%。

    其实,也没有谁跑到南极或者北极去打仗。

    为了加强监视力度,在第三代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上,单独安装了一套信号接收设备,用来测量截获的无线电信号的大致方向。关键是,帝国空军一直采用紧跟部署的策略,也就是在纽兰共和国与迢曼帝国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附近,部署一颗自己的通信卫星,而且部署距离是越来越近。

    发展至今,间隔距离已经不足100千米了!

    对那些以每小时上万千米速度飞行的卫星来说,这是一个触手可及的距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由小摩擦导致大规模战争,由梁夏帝国、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联合发起成立了国际空间组织,其主要职能,就包括分配轨道资源,确保所有国家都有利用外层空间的权利。

    这次,就是通过一颗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通信卫星转发信号。

    一封很简短的电报,被称为“北霍瓦依大海战”的,第三次全球大战东望洋战场上的第一场大规模海战就次拉开了序幕。

    在下达命令的时候,白华伟肯定没有想到,空军竟然如此的积极主动。

    早在当地时间的12日下午,也就是白华伟这边的12日傍晚,部署在北马群岛,准确的说是塞岛空军基地的40架“轰-9D”就已升空,而且这些轰炸机全都挂载了24枚重型反舰导弹。

    没错,就是KD-30B。

    这种重型反舰导弹,由海军独自投资研制,而且基础型是可以由“攻-12”携带的空射巡航导弹。

    只是,在研制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主要就是海军订下的性能指标太高。

    比如要把质量控制在1000千克以内,达到1500千米的射程,而且战斗部的质量最好能够达到500千克,至少都不得低于250千克,后期还加上了隐身要求,以及能在飞行途中重新规划任务。

    显然,只是质量与射程的矛盾就很难解决。

    更加要命的是,还得塞进“攻-12”的弹舱,且至少能够携带两枚。

    结果就是,KD-30研制了快十年,始终都没有能够通过海军验收,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达到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

    随着“攻-12”项目进入到原型机试飞阶段,海军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其实,也就是降低性能指标,优先发展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空射反舰型。

    结果就是,空射反舰型反到首先研制出来,也就是通过了测试验收。

    要说的话,关键就是反舰型确实不需要太远的射程。

    虽然研制射程为1000千米,甚至是1500千米的反舰导弹,并没有什么难度,不存在技术障碍,但是在实战使用当中,并不是说射程越远就越好,到底多远为最佳,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说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反舰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目标所需的时间。

    拿KD-30B来说,配备的主动雷达与红外成像双模式导引头,即便是在理想情况下,对大型战舰的探测距离就只有40千米。因为不可能出现理想状况,所以在实战当中,反舰导弹的主动搜寻范围肯定更小。这就意味着,如果敌舰在反舰导弹射到之前,航行距离超过了40千米,那么KD-30B就很有可能会脱靶。通常情况下,战舰在战斗状态下的航速在30节左右,就算按照30节计算,航行40千米也就需要大约45分钟,而这个时间决定了反舰导弹的射程。

    对亚音速反舰导弹来说,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