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 东方东方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69章 东方东方 (第2/3页)

国,为梁夏帝国在梵炎洋取得的胜利出了力,其中几个较大的土邦还是倾尽全力。

    比如后来组建梵罗国的几个大邦。

    当时,在南方次大陆上活动,负责跟土邦接触,并策动土邦发起反殖民运动的,就是军情局。

    按半官方资料,军情局给那些参加反殖民运动的土邦许下了重诺,包括在大战结束后组建自己的国家。

    可惜的是,在大战结束之后,帝国当局并没有兑现承诺,而是用舰船把布兰王国的军队送了回来,而且默认布兰王国在南方次大陆的统治地位,甚至在私下为布兰王国的殖民军队提供支持。比如维持驻军的费用,在最初的3年就是由军情局通过第三方,即中立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其实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虽然南方次大陆的民众,准确说是统治土邦的权贵,有很强烈的独立愿望,但是转变成为实际行动的难度却非常大,而且可以说难以成功。如果是逆势而行,让几十个土邦在一夜之间脱离殖民体系,成为独立的国家,必然爆发大规模动荡,甚至会让好不容易得来的独立变得一文不值。

    后来的战乱与动乱,变相证明了这个推断。

    关键就是,在过去数千年里,南方次大陆就没有真正统一过,至少从来没有靠内部的力量统一到一个中央政府之下。

    把南方次大陆统一起来的是布兰王国!

    也就是在布兰王国殖民统治时期,四分五裂的南方次大陆第一次统一到了一起,听从同一个上级政府的指挥与使唤。

    一下子就把殖民者赶走,要是没发生动乱,那才是怪事。

    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也就是几十个土邦都独立建国。突然出现几十个小国,肯定会为了领土等问题而爆发战乱。

    一个四分五裂,或者说太过零碎的南方次大陆,对梁夏帝国没有任何意义。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在南方次大陆的核心利益,是拥有全球第二,而且会在今后成为全球第一的人口规模,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市场。这里的关键,也就是要确保南方次大陆分而不散。

    正是如此,梁夏帝国在当时针对南方次大陆的政策,其实是建立在中央集权基础之上的高度自治。

    只有这样,南方次大陆才是一个完整市场,而且不至于太过强大。

    基于这个目的,帝国当局专门为南方次大陆拟定了一套过渡方案,在最少5年,最长可达25年的过渡期之内,依靠由布兰军队为主的国际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逐步建立以本土居民,准确说是土邦领袖为主的统治体系,确保在过渡期结束后顺利完成权力交接,确保社会秩序和平与稳定。

    至于过渡期到底是几年,主要看战后重建,或者说南方次大陆各土邦在独立建国方面的意愿。

    这套方案,很有针对性,有很高的可行度。

    可惜的是,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

    虽然在这里面,肯定有外界原因,比如布兰当局不甘心战败,在暗中搞事,为几个实力强大、能够挑战梁夏帝国的土邦站台,但是往根本上讲,主要责任依然在梁夏帝国这边,即没有兑现承诺。

    以当时的情况,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

    比如,先承认南方次大陆各个土邦的独立地位,再以独立建国必须要走的过程为由,设置一个较短的,比如几个月的过渡期。在实现形式上的独立之后,再通过干预手段,建立现代化统治体系。

    此外,帝国内部的反对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不说别的,当时绝大部分帝国的百姓都想不通,为什么在大战结束后,还要花费那么多的资源去帮助其他国家。更何况,南方次大陆的众多土邦连“国家”都算不上,在帝国民众眼里,也就是原始部落。

    既然战争已经结束,就应该专心于自己的事情,比如改善民众的生活。

    其实,也就是在这个思潮下,廉旭升才在战后的第二次大选当中败北,结束了首个执政生涯。

    结果就是,原本在几年,最多十几年之后,南方次大陆的众多土邦就能彻底的摆脱殖民统治,以较为理想的方式开始工业化,却因为各种因素,演变成为争取独立的暴力运动,最终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