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3章 有限目标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53章 有限目标 (第2/3页)

个集团的总人口都才勉强超过梁夏帝国!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并不是孤军奋战,东方集团有数十个成员国,官方统计的人口超过了18亿!

    不管是国与国来比,还是拿集团对比,梁夏帝国与东方集团的人口总量都超过了对手的总和。

    更加恐怖的是,梁夏帝国早已完全实现工业化。

    其10亿人口,城市化率超过85%,仅有不到5%的人口从事第一产业,而工业人口占比接近25%。

    也就是说,梁夏帝国有2亿5000万工业人口!

    纽兰共和国第二产业在人口中的占比约为35%,即有差不多1亿5000万工业人口,而迢曼帝国仅有不到3000万工业人口。

    此外,第三产业的占比,在战争时期其实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

    说得简单一点,第三产业更像是劳动力蓄水池。

    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后,数量众多的第三产业劳动力将成为工业、军事、农业等行业的候补人员。

    至于劳动技能,对早已普及义务教育,正在推广高等教育的梁夏帝国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关键还有,梁夏帝国从来没有荒废过战备!

    虽然第二次全球大战已经结束了40多年,但是很多在大战期间,以及战后重建时期兴建的工业设施都保留了下来。在波伊战争之后,为了消耗巨大的国内产能,梁夏帝国开始在基础建设上做文章。等到周涌涛上台执政,更是以“内陆大开发”的名义,拉开了新一轮基础建设的序幕。

    现在,梁夏帝国的铁路里程超过了36万千米,为全球第一,差不多是排名第二的纽兰共和国的2倍。梁夏帝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8万千米,为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纽兰共和国仅相当于其三分之一。梁夏帝国总共有26000个机场,运营航班超过8万架,全都是全球第一,而且都是排名第二的纽兰共和国的数倍。其他的工业指标,就算有一部分低于纽兰共和国,那也只是暂时的,或者很片面。比如说钢铁产量,梁夏帝国本土的钢铁产量在大战爆发之前已经低于纽兰共和国,可是高附加值的特种钢材,梁夏帝国一直是全球第一,远远超过纽兰共和国。

    可见,梁夏帝国缺少的其实只是战争动员。

    等到梁夏帝国完成战争动员,爆发出来的战争潜力,足够单独挑战全世界!

    关键,也就是人口!

    严格的说,其实是拥有知识,具备必要的劳动技能,能参加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人的工业人口。

    只是,如果连人口都不够多,又何来的工业人口呢?

    毫无疑问,这也是纽兰当局高度重视梵罗国的关键所在。

    在这可世界上,仅人口规模而言,能够跟梁夏帝国匹敌,而且有望在未来超越梁夏帝国的也就只有梵罗国。

    其实,这也是纽兰当局不太愿意在这个时候打第三次全球大战的原因之一。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纽兰领导人的眼里,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梵罗国就肯定能够实现工业化。

    只有到了梵罗国实现工业化的那一天,才有望彻底打败梁夏帝国。

    不管怎样,至少在这场大战当中,不要指望能够取得绝对的胜利。

    那么,所能争取的,也就只是片面的胜利。

    显然,这就是纽兰共和国总体战略的关键所在。

    用一句话来说:争取在一年,最多一年半的时间内,夺回被梁夏帝国实际控制的霍瓦依群岛。

    如此一来,纽兰海军的进攻行动,就得围绕霍瓦依群岛展开。

    攻打阿留群岛?

    虽然纽兰当局一直宣称拥有阿拉斯地区的主权,但是没人能否认,纽兰当局的这个诉求很难获得承认,或者说欠缺法理依据。再说了,阿拉斯地区寒冷贫瘠,战略价值根本没办法跟霍瓦依群岛相比。

    哪怕纽兰当局有心,也要首先收回霍瓦依群岛。

    要想在一年左右拿下霍瓦依群岛,还没有兵力优势,难度非常大。

    正面硬拼,半点胜算都没有。

    这个时候,战术成为了关键。

    首先就需要引开梁夏海军的主力,也就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其次,还要争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