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章 现实难题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37章 现实难题 (第2/3页)

的射程。

    因为性能非常出色,所以KD-30A还获得了空军的青睐。

    不过,也并非尽善尽美。

    最突出的问题,也就是太贵。

    哪怕应国防部要求,海军与空军联合下达订单,第一批就采购了15000枚,出厂单价依然是KD-20与DD-20的5倍。按厂方提供的报价单,只是隐身涂料与电子设备,就占到了总价的60%。

    当然,在战争时期,这个价格勉强能接受。

    海军想获得的其实是反舰型。

    按照最新版本,帝国海军已经把战斗部的质量缩小到了250千克。

    使用半穿甲战斗部,并且装填通常用在鱼雷战雷头里的高能炸药,对大型战舰依然有足够的毁伤能力。

    当然,如果适当的降低速度性能,那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在XKD-30问世之后,“攻-12A”能把帝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上。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推演,一个大队的20架“攻-12A”,投射40枚XKD-30,就能对一支单航母战斗群构成饱和打击。因为“攻-12A”不但用来取代“攻-5”,还要取代一部分充当过度品的“战-12”,最终将在1支舰载航空编联队配备2个大队,总共40架,所以就理论而言,帝国海军航母装备“攻-12A”之后,对海打击能力将提高1倍,1支航母战斗群能同时打击敌人2支航母战斗群。

    相反,如果不增加“攻-12A”的编制规模,只用来取代“攻-5”,就能够腾出20架重型舰载机的位置。

    这意味着,舰载航空兵有了更强的战术灵活性。

    比如,多搭载20架重型战斗机,制空作战能力能提高一倍。换成是“巡-4A”的话,反潜作战能力将提高3倍。继续保留24架“战-12”,那么在低烈度的战斗当中,综合作战效率能提高1倍以上。

    毫无疑问,这才是理想的航母战斗群。

    由此,也就不难看出“攻-12A”对帝国海军的价值,以及周涌涛为什么要拼尽全力支持这种舰载机的研制工作。

    在全球大战中,“攻-12A”的价值更突出。

    其实,在波伊战争爆发之后,帝国海军立即下达了“攻-12A”的订单,并且责成承包商尽快启动量产工作。

    因为设计试飞还没完成,此后还有军方的验收试飞,所以就算拿到了订单,承包商也没办法让“攻-12A”立即量产。

    为此,乘风公司提出先在原型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作战系统来达到服役状态,并进行预产批次量产。

    可惜的是,就算是预产批次,也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能交付。

    此后,还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哪怕是在战争时期,这些“攻-12A”能够在明年的第三季度,甚至是年底形成战斗力就很不错了。

    在此之前,帝国海军的主力攻击机依然是“攻-5F”。

    当然,海军需要的不止是新式舰载攻击机。

    在空军主导的“先进战斗机”结出说过后,设计团队已经把重点转到海军型上。

    不出所料,绰号“火凤凰”的“战-21A”将在明年完成研制工作,有望在新历152年正式装备海军航空兵。

    到那时候,由两种第四代隐身舰载机充当核心的帝国海军航空兵,必然是所向披靡。

    只是,白华伟现在关心的并不是明年才能得到的新式舰载机。

    在来到珍宝港之后,他的第一个发现就是,东望洋舰队,特别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并没有预料的那么精干。

    要说,也不用奇怪。

    帝国海军六大舰队,即东望洋这边的第二、第四与第六舰队,以及部署在梵炎洋与夕落洋的第三、第五与第七舰队,只有第四舰队以海外军事基地,也就是珍宝港为母港,其他舰队的母港都在本土。

    此外,珍宝港还是帝国海军东望洋舰队的第二司令部所在地。

    这下,产生了一个问题。第四舰队的战舰,尤其是频繁参与部署的主力舰,很难获得返回本土的机会。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增强东望洋舰队的战斗力,也是为了增强对霍瓦依群岛的控制力度,帝国海军一直在加强珍宝港的基础设施,甚至在此建设了本土之外,最完善的舰队司令部,但是这些努力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