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 必不可少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12章 必不可少 (第2/3页)

纽兰海军能在半个月之内,把部署在东望洋的航母增加到5艘!

    如果算上背靠本土,纽兰海军在霍瓦依群岛方向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这个时间窗口不会一直存在下去!

    从当前的局面来看,最快一个月之后,击败两河国之后,梁夏帝国就能通过增加部署在巴铁的航空兵,就能够用一支舰队封锁梵罗国,在东望洋上保持5艘航母,从而保持足够的兵力。

    哪怕没有在1个月内战胜两河国,梁夏海军也会在2个月后,获得2艘完成维护保养的大型航母。

    到时,仍然能在东望洋保持5艘航母。

    半年之后,随着封存的航母重新投入使用,以及大修的航母重新入列,梁夏海军的实力将达到开战后的第一个高峰。

    摆在纽兰共和国面前的现实非常残酷。

    错过这个时间窗口,就再也别想夺回霍瓦依群岛了!

    霍瓦依群岛又不是大陆,土著居民总共不到10万,也许再过几十年,就都成了梁夏帝国的臣民。

    此外,还有西南东望洋,也就是奥国。

    在上次大战的后期,也就是布兰王国战败之后,梁夏帝国就出兵奥洲,控制了这块原本属于布兰王国的殖民地。

    严格说来,奥国当时在名义上依然是布兰王国的附属国,只是拥有自治权。

    不说别的,奥国的国家元首,即总督,依然是由布兰王国的国王任命,而且奥国在法理上属于布兰王室的海外领地。

    在获得了实质性的独立之后,总督就只是一个象征,大权掌握在总理手上。

    因为布兰王国已经战败,而且纽兰共和国也丧失了在东望洋上发动反击的能力,连东望洋舰队都全军覆灭,所以在梁夏帝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奥国当局做出了理智选择,向梁夏帝国投降。

    问题,就出在这里!

    在策划投降的时候,奥国的那些政客,不知道是脑袋进了水,还是哪根脑筋搭错线,竟然要公开投降。

    按战后的解释,奥国领导人希望通过公开投降,争取更多的优待条件。

    比如,确保奥国在战后依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会因为战败而沦落成为梁夏帝国的殖民地。

    这下,麻烦就大了。

    在东望洋舰队覆灭之前,当时的纽兰联邦向奥国派遣了约200万兵力,并且负责奥洲的防御。

    显然,这些纽兰军人并不想投降!

    结果就是,在奥国当局宣布投降之后,驻扎奥国的纽兰军队迅速出击,控制了包括首都本尔墨与头号港口尼悉在内的所有大城市。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梁夏帝国只能推迟进军奥洲的行动,而且用战略轰炸取代。

    所幸的是,几个月之后,纽兰联邦就爆发内乱,华莱士逃离本土,去了霍瓦依群岛,而东望洋舰队随后就向华莱士效忠。

    如果再拖上几个月,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梁夏帝国才夺取与控制了奥洲。

    虽然最后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奥洲,但是在最为关键的问题上,一直就存在争议,梁夏帝国在奥洲的统治权是否合法。

    如果是靠战斗打下来的,自然不存在任何疑问。

    关键就是,梁夏帝国是在由华莱士为首的纽兰联邦政府下达命令,也就是纽兰驻奥军团投降之后,才占领奥洲,并且获得统治权,而华莱士下达的投降命令是否合法,那就存在疑问了。

    不管怎样,现在全球承认的是纽兰共和国,当时的华城政权。

    正是如此,在战后几十年里,纽兰共和国一直没有跟现在的奥国当局建立外交关系,甚至没有承认当今的奥国政权。

    此外,奥国前政权的流亡政府也一直存在,而且就在纽兰共和国扎根。

    不过,最为关键的,仍然是梁夏帝国在奥洲推行的移民政策。

    在上次大战结束的时候,准确说是在遣返了所有的纽兰军人,以及所有在战争中涌入的非法移民,比如大约400万狭夷难民之后,奥国人口总共还不到2500万,而且基本上全是西方殖民者的后裔。

    现在,奥洲的人口已经超过7000万!

    关键还有,西方殖民者的后裔就只有3500万,自然增长了大约10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