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章 最后一炮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72章 最后一炮 (第2/3页)

    用外界的话说,5.45毫米枪弹成为西陆集团的制式弹药,也是没有更好的选择。

    正是如此,5.45毫米枪弹并没有全面推广,在西陆集团内部,主力依然是7.92毫米中间型枪弹。

    东骆沙陆军则恰好相反,6毫米小口径枪弹是唯一制式步枪弹药。

    整个东方集团都没有中间型枪弹。

    除小口径枪弹,就是8毫米全尺寸步枪弹。

    这也不能怪东骆沙陆军。

    其实,早在20多年前,东方集团准备统一弹药口径的时候,东骆沙陆军就想法搞到了一些7.92毫米中间型枪弹,而且以此为基础,研制了一批8毫米中间型枪弹,参与集团制式弹药的招标竞争。

    当时,东骆沙陆军已经发现第一代7.92毫米中间型枪弹存在的缺陷,同样是通过加长弹壳加以解决。

    在性能上,由东骆沙研制的8毫米中间型枪弹,比西陆集团的第二代7.92毫米中间型枪弹还稍微好一些,能够满足东方集团提出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很多方面是几种参选弹药中最突出的。

    可惜的是,东方集团最终还是选择了梁夏帝国的8毫米全尺寸步枪弹。

    选择8毫米步枪弹的原因,除了射程更远与更好的终点弹道性能之外,还跟统一步枪与机枪弹药有关。

    不要忘了,8毫米中间型枪弹最多能够充当班用机枪的子弹,肯定无法取代8毫米全尺寸步枪弹成为重机枪的弹药。更何况,当时已经出现通用机枪的概念,还大有取代重机枪的趋势。

    此外还有,通用机枪至少要配发到步兵排,甚至会加强给步兵班。

    如果选择了东骆沙提交的中间型枪弹,就得为步兵部队配备2种枪弹,必然会加大保障负担。

    使用8毫米全尺寸枪弹,就没这个问题了。

    当然,这个选择的直接结果,就是逼迫东方集团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着手研制小口径枪弹。

    虽然在整个波伊战争中,8毫米全尺寸枪弹这样的大威力步枪都有非常抢眼的表现,特别是在西部山地作战的时候,威力巨大的枪弹,确保了远程交战时的威力,让步兵能在更远的距离上开火,但是全尺寸枪弹的问题同样暴露得一览无余,而最突出的,就是后勤保障的负担太大。

    简单的说,就是枪弹太重了。

    在这场战争中,帝国陆军总共用掉7500亿发各类枪弹,击毙1名敌人需要用掉50万发枪弹。

    显然,只是往前线运送弹药,就是天大的麻烦。

    在战况激烈的时候,运输直升机的头号任务就是向前线运送枪弹!

    此外,枪弹的质量太大,必然导致步兵的携带数量降低,使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大幅度降低。

    当时,帝国陆军的一名步兵,正常情况下能携带5个20发弹匣,外加1盒100发散装子弹,总共携带200发枪弹。

    这是战斗标准。

    与之相比,使用7.92毫米中间型枪弹的波伊士兵,战斗状态下能够携带300到350发枪弹。

    在几乎所有的战斗当中,帝国陆军的步兵都遇到过弹药不够用的问题。

    此外就是,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前,纽兰共和国已经率先推出5.56毫米小口径枪弹,而且性能非常的突出。

    即便是在西陆集团,比利时的FN公司也针对出口,研制了5.56毫米小口径枪弹。

    在这个背景下,梁夏帝国才发起第二轮标准口径枪弹的选型工作,同样要求在东方集团内部统一口径。

    最终胜出的就是帝国陆军推崇的6毫米小口径枪弹。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东方集团各个成员国,都陆续用发射6毫米小口径枪弹的步枪取代了发射8毫米全尺寸枪弹的步枪。

    东骆沙陆军也一样。

    虽然还有一些老式步枪保存下来,但是要么提供给民兵使用,要么改造成了半自动狙击步枪。

    配发给作战部队的,全是小口径步枪。

    其实,6毫米小口径枪弹并不差。

    在帝国陆军率先采购发射6毫米小口径枪弹的班用机枪之后,包括东骆沙在内,东方集团的其他成员国都陆续采购与装备了班用机枪,而且很多就是从梁夏帝国进口,或者购买许可证自行生产。

    要说的话,班用机枪的普及,极大提升了步兵的战斗力。

    在之前的几十年里,帝国陆军的步兵,所能依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