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章 低空之虎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62章 低空之虎 (第2/3页)

挥出步坦协同的价值。

    显然,这个想法非常“理想化”。

    实战早已证明,“雌鹿”那个巨大的载员舱在绝大部分时候根本就没有用,连摆设都算不上。

    哪怕真的要向前线投送步兵,也该出动运输直升机。

    这种走极端的设计,肯定不合迢曼帝国的胃口。

    虽然在新式武装直升机,也就是MI-28与KA-50上,西骆沙已经吸取教训,放弃了很多不实际的要求,但是这两种武装直升机还处于研制阶段,期间发生了几次事故,着实无法让迢曼帝国放心。

    关键还有,MI-28与KA-50都是货真价实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严格说来,设计起飞重量达了12吨的MI-28,已经是“超重”武装直升机了。即便是稍微轻一点的KA-50,其设计的起飞重量都超过了10吨,而且很有可能达到11吨,并不比MI-28轻多少。

    显然,这才是关键所在。

    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战斗力肯定更强大,可是同样的,必然更昂贵。

    可问题是,跟稍微轻一点的中型武装直升机比,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性价比肯定不高,甚至可以说非常糟糕。

    要说的话,重型武装直升机具备的更远的航程,更强的生存力与更大的载重量,在进攻当中更有价值。

    这也是西骆沙坚持使用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关键所在。

    对于迢曼帝国等西陆集团其他成员国来说,进攻其实是次要需求!

    不要忘了,就是因为向战略防御转变,迢曼帝国等西陆集团成员国才产生了研制与装备武装直升机的意愿。

    说得直接一点,迢曼帝国等西陆集团成员国需要的,其实是一种重量适中,性价比突出的中型武装直升机。

    至于作战能力,差一点也没关系。

    从战术层面看,在防御作战当中,性能差一点的武装直升机,未必就不能对抗性能更好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就拿作战半径来说,防御的时候基本是依托己方的防线作战,可以从前进基地出发,从而大幅度缩短作战半径。载弹量不够的话,也能在前沿据点获得补给,多往返飞几趟就能够解决。

    此外,就是对武装直升机的性能要求,防御与进攻存在明显差别。

    “虎”式是全球第一种,在设计的时候就明确要求,能跟直升机进行空战,夺得树梢高度制空权的武装直升机。

    在此之前,所有武装直升机,都没有强调空战性能。

    帝国陆军在启动“直-10A”的设计工程时,准确说是发出的招标书中,根本没有提到直升机空战。

    严格说来,当时觉得没这个必要。

    此外,在防御作战当中,武装直升机要面对的,不止是敌人的坦克与装甲战车,还得考虑为前沿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简单说,就是需要承担一部分原本属于攻击机的任务,以提高战场适应能力。

    结果就是,“虎”式在设计的时候有3种型号,即反装甲型、火力支援型与空战型。

    虽然这3种型号采用完全一样的机体,动力系统也相同,区别主要体现在电子设备与机载武器上,但是同时搞几种型号,而不是把这些性能需求集中到一种型号上面,也算是前所未有。

    这也可以看成是西陆集团缺钱的标志。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因为限制为中型,才不得不分成3个子型号,降低设计的难度,并且确保能及时投产。

    关键就是,“虎”式的设计起飞重量仅有6吨!

    这是什么概念?

    “直-7W”在配备了两台发动机之后,最大起飞重量都超过了10吨,成为了货真价实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要在6吨的机体内,实现全部性能与战术指标,根本不可能。

    别说西陆集团,在梁夏帝国都办不到。

    不然,“直-10A”也不会从一开始就定性为重型武装直升机,而且把最大起飞重量放宽到11吨以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虎”式不够厉害。

    相对而言,“虎”式的空战性能并不差,甚至可以说在当今所有的五壮士升级之上,是其他武装直升机的标杆。

    要说的话,也就是“虎”式,逼迫帝国陆军投资开发“TY-1”轻型空对空导弹。

    早在20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