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章 迎难而上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59章 迎难而上 (第2/3页)

大军!

    虽然伊拉克陆军的常备兵力只有20多万,即便算上共和国卫队,也只有40万,但是伊拉克已经完成战争动员,大约60万预备役部队都已经组建成军,还动员了跟预备役相当规模的民兵。

    即便不算民兵,伊拉克陆军也有22个师与18个独立旅,总兵力在80万左右。

    当然,伊拉克军队不会把兵力全都集中部署在南面,肯定得留下足够的兵力守卫首都巴格达,以及北面的石油重镇基尔库克。

    在理论上,伊拉克陆军最多能把一半的兵力部署在南面。

    这意味着要面对40万大军,而且肯定是伊拉克陆军的精锐部队。

    更加要命的是,联合部队的优势,也就是空中力量,被抽走了很大一部分,空中支援的力度肯定大不如前。

    前面就已提到,海军已经调走2支航母战斗群。

    哪怕几天后会增派1支过来,也只是聊胜于无。

    道理也很简单,增派过来的航母战斗群就只能部署在穆阿海,无法进驻波沙湾,舰载机的出击半径超过了800千米,作战效率肯定是非常低下,而且在穆阿海的北部海域,最多也就只能部署2支航母战斗群。同时部署3支航母战斗群,会因为过于拥挤,舰队无法展开导致战斗力受限。

    要说的话,这也是首先得解决的问题。

    丁镇南做的第一个安排,就是联系海军司令部,询问能不能让舰载航空兵上岸,也就是部署在陆地机场上。

    当然,要部署的不止是增派的航母战斗群搭载的舰载航空兵联队。

    帝国海军拥有15支航母战斗群,却有16支舰载航空兵联队,不过其中的第16联队为训练性质。

    其实,这个编制规模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

    因为任何时候,在15支航母战斗群当中,最多只有12支处于部署与训练状态,也就是随时都有3艘航母在进行维护与检修,所以理论上,只需要12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就能够满足日常部署需要。

    正是如此,在过去十几年里,论议两院一直在设法让海军削减3支舰载航空兵联队。

    所幸的是,在周涌涛住进了首辅官邸之后,相关的提案全都烟消云散。

    在现实中,处于部署状态下的舰载航空兵联队肯定不会超过9支,即在和平时期最多只有9支航母战斗群处于部署状态,除掉进行维护的3艘航母之外,另外3艘航母会在港口里休整。

    换句话说,随时有6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处于休整与训练状态。

    这可是差不多600架舰载机!

    在这里面,只是战斗机与攻击机就有400多架。

    这是什么概念?

    之前,空军部署在波沙湾地区的战术飞机,总共都还不到400架。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把海军的这几支“赋闲”状态的舰载航空兵联队动员起来,就能填补空中力量的漏洞。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的底气所在。

    至于有可能遭受的,或者说是必然遭受的作战损失,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

    帝国即将进入战争状态,而补充损失的作战飞机显然比建造战舰容易得多,而且海军同样得扩充兵力。

    再说,海军也希望以战代练,通过实战来提高战备水平。

    这样一来,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派舰载航空兵参战呢?

    很快,丁镇南就收到了海军司令部的肯定答复。

    一周之内,除了增派1支航母战斗群之外,帝国海军会向波沙湾地区增派3个处于训练状态的舰载航空兵联队,准确说是其中的作战飞机。因为暂时不存在相关任务需求,支援飞机都留在帝国本土。

    只要需要,能够在此后任何时候,用一周的时间增派3到5支舰载航空兵联队,把作战飞机增加到500架左右。在完成了战争动员后,甚至能够进一步扩大部署规模,投入近千架作战飞机。

    不过,显然等不到帝国海军完成战争动员的那一天。

    如果放开手脚,特别是不再强调控制伤亡,海军提供的500架作战飞机就足够支援地面部队完成进攻行动。

    丁镇南做的第二件事情,是让陆航保证不会削弱部署在波沙湾的兵力。

    虽然这是陆军内部事务,但是结果却有点出人预料。

    在丁镇南挑明立场,也就是陆航的投入关系到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