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章 快马加鞭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55章 快马加鞭 (第2/3页)

的兵力最多就只有4支航母战斗群,而且部署在穆阿海上的2支战斗群,还得承担波沙湾方向上的作战行动。

    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威慑梵罗国。

    要是打了起来,只是在孟加拉湾就至少需要投入3支航母战斗群,在穆阿海那边也至少需要3支航母战斗群面向梵罗国。

    问题就在这里。

    到时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动用6支航母战斗群来对付梵罗国。

    讨论到此,秦风烈提出一个办法。借着战争动员的名义,立即启用那些在波伊战争后封存的大型航母。

    显然,这确实是个办法。

    只不过是缓不济急。

    虽然在波伊战争结束后,帝国海军在大裁军的浪潮当中,想尽办法将20多艘还没达到设计寿命的大型航母保存了下来,但是这些处于封存状态的航母,即便不考虑性能,只是启封也需要很多时间。

    在理论上,至少需要半年才能让封存航母重新达到服役状态。其中的前三个月主要对舰体内外做清理,而后三个月是回到造船厂进行必要的现代化改造,并且在改造期间对主要设备与系统进行测试。

    只是,实际执行肯定需要更多的时间。

    不说别的,造船厂根本没有那么强的改造实力,甚至没有足够多的干船坞同时改造所有封存航母。

    何况,造船厂也不会为了启封老旧航母而让其他战舰的建造工作受到耽搁。

    大战爆发之后,造船厂的首要任务其实是按战前拟定的计划,立即动工建造更多的超级航母。

    在这方面,帝国海军有一套非常完整,极为详细的造舰方案。

    按照秦风烈提供的数据,最快能够在半年之内让6艘状态较好的封存航母重新服役。

    不过,服役了也未必能出海作战。

    道理也很简单:海军需要用更多时间对预备役官兵进行技能培训,使其重新掌握相关的技能。

    不是说海军的动员体系太差,而是封存的航母实在太过老旧。

    这些大型航母,几乎都是在上次大战期间建造,只有状态最好的那6艘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才建成。

    虽然在退役封存前,这些在大战期间建造的航母进行了数次改进,比如换上了在大战后才出现的斜角甲板,使用了性能更好的蒸汽弹射器等等,但是封存十几年,足以被飞速发展的科技所抛弃。

    关键还有,当初在这些航母上服役的官兵,大多已经超过50岁!

    部分核心人员,特别是技术士官,年龄都在60岁以上。

    这意味着,很多年轻官兵根本就没有在这些航母上干过,也就不可能直接驾驭航母参与战斗。

    在启封后,至少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进行适应训练。

    即便按照较理想的情况,第一批6艘大型航母能够在一年之内形成战斗力,就非常的不错了。

    在海军的战略计划当中,封存航母也只是二线兵力。

    简单的说,就是在战争期间,让这些航母留在二线部队,承担反潜护航的任务,以减轻对一线部队的压力,不需要在开战之后耗费资源建造专门的护航航母,从而建造更多的超级航母。

    那么,新建航母呢?

    显然,那更加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虽然几天之内,论议两院将批准新的造舰规划,放开针对海军的限制,让海军按实际需要建造包括航母在内的战舰,但是就算造船厂立即进入战争状态,建造一艘超级航母也至少需要30个月。

    如果把造船厂完成动员的时间也算上,那么第一批超级航母能够在3年内服役,就已经很不错了。

    要说的话,因为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在大战爆发后开工的首批超级航母,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建成。比如在上次大战期间,“行省”级就是在大战爆发3年后加入战斗序列。

    能够等到三年之后?

    虽然在理论上,纽兰共和国也不可能在3年内获得多少航母,至少在总体兵力上不可能超过梁夏海军,但是纽兰海军只需要在一个方向上,也就是东望洋上作战,不存在得两线作战的问题。

    显然,这是帝国海军没有的优势。

    如此一来,要想投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