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章 主动撤离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5章 主动撤离 (第2/3页)

    显然,如果当年廉旭升没有玩这一手,帝国根本不可能获得金融霸权!

    至于波伊战争,换成别的首辅也一样。

    此外还有,在取代忒尔共和国成为主要参战国之前,即便是最为厉害的军事家,也没法想到,竟然会遭受惨败。

    打赢了第二次全球大战,拥有全球最多人口与最强军队,还得到数十个盟国支持的梁夏帝国,竟然不是只有5000万人,而且连工业化都没有完成,此前已经在战火当中煎熬了数年的波伊国的对手。

    当然,根源还是国际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在此后的八年苦战当中,帝国的对手不止是波伊国,还有纽兰共和国。

    从这个角度看,哪怕帝国没在波伊国遭遇挫折,也会在别的地方,比如距离纽兰共和国更近的墨西哥遭受惨败。

    简单的说,在纽兰共和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三极的情况下,帝国在战略层面上的扩张也到头了。

    由战略扩张到战略收缩是必然的事情。

    在根本上,盛极必衰是任何一个强大帝国都无法避免的结局。

    只要列强的竞争还存在,只要帝国无法一直保持最强的发展势头,那么与其他列强的实力对比迟早会发生改变。当帝国的优势缩小的时候,就必然得由扩张转为收缩,也必须得放弃一部分利益。

    显然,这并非某个首辅不给力的原因。

    客观的讲,在波伊战争后期,廉旭升的撤军决定反到保住了复兴资本,为十几年后的重新崛起打下了基础。

    关键也就一点。

    在波伊战争的后期,如果是文职首辅,绝对没办法压住军方将领,让军方老老实实接受撤军决定。

    以当时的情况,换文职首辅,甚至有可能爆发军事政变。

    原因也很简单,帝国军队在波伊国苦战了八年,投入数十万大军,阵亡与失踪将士超过了五万人。

    说撤就撤?

    在大战后,帝国军队还没打过败仗呢!

    当时能够控制住局势的,也就只有像廉旭升这种在军队里面有着绝对威望,对军队有着绝对控制力的统帅。

    即便是廉旭升,都足足用了2年时间进行准备,才完成撤军行动。

    如果当时,帝国没从波伊国撤军,而是继续打下去,恐怕要不了几年,帝国就会因为内乱而丧失霸主地位。

    在历史上,强大的帝国都是从内部崩溃的!

    从这个角度看,廉旭升在波伊战争后期的决策,不但没有错,还十分英明。

    至于当初决定参战,其实是别无选择。

    除了没有人想到会遭受惨败之外,还跟当时的国际局势有很大的关系。

    在帝国决定出兵参战的时候,第二次全球大战已经结束20多年,国际矛盾已经变得十分的尖锐。

    其实,波伊地区爆发独立战争本身就是国际局势激化的结果。

    在很大程度上,这场持续了十几年的战争,可以看成在为战后的紧张局势泄压。

    如果帝国直接放弃了忒尔共和国,并且默认波伊国独立,在不久之后就会参与另外一场战争,比如当时已经闹得如火如荼的纽墨边境冲突。如果帝国卷入北孤地区的纷争,必然引发第三次全球大战。

    按后来解密的资料,在出兵波伊地区之前,帝国军方已经拟定好出兵北孤地区,帮墨西哥夺回南加州、新墨西哥州与亚利桑那州等失地的作战计划,而且最终目的是把纽兰肢解成几个国家!

    可问题是,帝国在当时的军事实力不足以完成这个壮举。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重新回到首辅官邸的廉旭升在第一时间,批准了出兵波伊地区,也就是正式参加波伊战争。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是廉旭升拯救了帝国!

    显然,在当前的“大势”中,小小的斯卡帕湾就不算什么了。

    登上“武州”号巡洋舰,李深智没去司令舰桥,而是留在了前甲板上。

    巡洋舰缓缓离开码头的时候,他举起右手,朝码头上面为他送行,也是最后一批留守的官兵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大战还没爆发,因此帝国海军并没有宣布从斯卡帕海军基地撤军。

    此外,这些留守官兵还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

    在大战爆发后摧毁这座海军基地,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