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章 系统之战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0章 系统之战 (第2/3页)

的本土。

    按照沙乌地方面的解释,只是不想把枪口对准无辜的伊拉克民众。

    安排首轮突击任务其实算不上麻烦事,而且很多战术级别的工作,也不需要丁镇南亲自负责。

    往年进行“西进”联合演习,反复演练过类似情况。

    就算这次加上了沙乌地这些非同盟的友好国家,安排作战行动的时候,也不存在太大的难度。

    真正的麻烦其实是“踹门行动”。

    在每年的“西进”演习当中,这个问题都会被提到,而且成为热点讨论的话题,还一直没得出理想的解决办法。

    说得直接一点,面对现代化防空系统,空中突击的风险十分巨大。

    伊拉克拥有波沙湾地区最严密的防空系统!

    经历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又有迢曼帝国的全力支持,伊拉克用上百部雷达与数千枚防空导弹,搭建起了整个波沙湾地区最为严密,也是密度最大的防空系统,号称能够应付任何级别的外来入侵。

    此外,伊拉克军队还保留了上万门高射炮。

    平心而论,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并不差,充当主力的防空雷达与防空导弹都来自迢曼帝国或者西陆集团的其他成员国。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依靠这些防空系统,击落了上百架波伊战斗机!

    按照推演,采用传统的突防战术,要做好损失80到100架战斗机的思想准备。

    关键还有,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之后,未必能完成突击任务。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帝国空军一直在研究突破防空网的战术,简直是不惜血本。

    发展至今,帝国空军终结出来的战术,已经不是突破防空网那么简单的了。

    在现代化的军事体系中,防空其实只是一部分,因此突破敌人的防空网只是达到目的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不是要达到的目的。

    正是如此,拟定计划的时候,丁镇南就在反复强调,突破防空网只是其一,关键是在第一时间摧毁或瘫痪伊拉克的通信指挥系统,迟滞伊军指挥系统的反应速度,并且由此掌握战斗主动权。

    可见,关键是通信指挥系统,而不是防空系统。

    或者说两者有同等的重要性。

    正是如此,首先就确定,需要安排在斯里兰卡平叛战当斗中首次露面,这几年一直是外界重点关注对象的“攻-11”参战。

    要说的话,在天黑之后进驻沙乌地的8架“攻-11”是丁镇南手里唯一的王牌。

    原因也很简单,只有这种隐身攻击机,能在不借助外界力量支持的情况下,突破伊拉克的防空网。

    只是,8架“攻-11”最多只有4架能够在今晚出动。

    主要就是,“攻-11”使用的隐身涂料太过娇贵,保养难度也很大,因此其实际战备率非常低。

    按照丁镇南的安排,2架“攻-11”将奔袭巴格达,用激光制导炸弹摧毁4个目标,总统府、共和国卫队的司令部,巴格达防空指挥中心,国家电信与通信大厦。同时出动的另外2架“攻-11”,在后方待命,确保在必要的时候能完成主要轰炸任务。如果4个主要目标已经被摧毁,这2架“攻-11”视情况,轰炸巴格达的国家电视台,输变电中心,或者其他的战略目标。

    以“攻-11”在历年演习当中的表现,除非是出了故障或者事故,不然肯定能完成轰炸任务。

    在理论上,摧毁概率高达96%。

    仅仅摧毁几个战略目标,不足以打开局面。

    为了做到保密,也因为出动率不够高,所以部署到沙乌地的“攻-11”并不是太多,也没法全部出动。

    就算空军已经做出承诺,保证把全部“攻-11”派过来,不过最快要等到10天之后。

    原因无二,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根本就没有能够为“攻-11”提供维护保障所必须的恒温机库。

    空军正在部署临时维护中心,不过需要足够的时间。

    打击巴格达附近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动用其他力量。

    只是,难度与风险都非常的巨大。

    正是如此,丁镇南选择了不用担心伤亡的巡航导弹。

    在此,丁镇南做了妥协,也就是把首轮导弹突击任务交给了海军,由海军舰艇发射巡航导弹。

    也可以说是给海军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