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章 导弹威胁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1章 导弹威胁 (第2/3页)

    这种绰号“山火”,最远射程达到14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就连批量采购的单价都高达350万金元,而且是新历130年的币制,相当于现的1600万,差不多是同射程巡航导弹的20倍。

    “山火”的性能再先进,作战效率也肯定无法达到巡航导弹的20倍。

    用陆军将领的话说,只有欠缺有效的火力打击手段,才会把效费比低得吓人的弹道导弹当杀手锏。

    当然,这也是实话。

    当今全球,实力最强大的梁夏军队与纽兰军队,都没大规模装备弹道导弹。

    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确实有大量弹道导弹,而关键就是,西陆军团确实欠缺有效的打击手段。

    对众多二流与三流国家来说,那就更加如此了。

    在两伊战争中,弹道导弹的军事价值获得证明。

    不过,严格说起来,只能算反证。

    在进入到战略僵持阶段之后,因为双方欠缺突破对方防线的进攻手段,又不愿意接受无法取胜的既成事实,只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战线后方,妄图通过打击对方的非军事目标让对方屈服。

    最初,双方还主要依靠空军。

    可惜的是,面对逐渐完善的防空体系,传统的突防战术根本就是送死,战损率高得让双方都无法承受。

    在这个背景下,双方都把目光转向了弹道导弹。

    虽然效费比非常低,但是不存在被击落的问题,更不需要担心飞行员伤亡或者是被敌人抓获。

    在这短短的几年里,交战双方各采购与消耗了数千枚中短程弹道导弹。

    受到精度限制,双方都把弹道导弹用来袭击对方的城市!

    到两伊战争结束的时候,伊拉克军队还保留了上千枚从西陆集团引进的“飞毛腿”,以及仿制“飞毛腿”的“侯赛因”导弹。

    要说的话,这些导弹才是伊拉克军队的撒手锏武器。

    在上个月,商讨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的时候,陆军就在反复强调那上千枚威胁不小的弹道导弹。

    用秦风烈的话来说,就算那些导弹无法改变战争的结局,也能够让帝国军队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如果运气够好,一枚装载了半吨炸药弹道导弹能炸死数百名帝国军人!

    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施授良提出,在必要的时候向沙乌地部署“神箭手”,获得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

    哪怕只是安慰,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得多。

    当然,要弹道导弹,只是部署“神箭手”肯定不够,而且按照帝国的套路,肯定是首先考虑进攻。

    在拟定计划的时候,空军就提出,让已经服役的“战-16A”参战,专门执行搜寻与摧毁弹道导弹发射车的任务。

    理由也很简单,只有“战-16A”有足够的航程与载弹量,能执行这类任务。

    空军发起“先进多用途战斗机”项目,就是想获得一种用来执行战场折断任务,能够克制敌方远程投射武器的战术平台。为了达到空军提出的设计指标,“战-16A”在几乎放弃了空战能力的情况下,获得高达13吨的载弹量,而且在进行一次空中加油之后,作战半径超过2000千米。

    总而言之,得把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当威胁看待,绝不能忽视。

    正是如此,秦风烈提出,除了部署“神箭手”系统,向以利雅得与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为主的,沙乌地的重要城市与军事基地提供防空反导掩护之外,还要考虑安排“战-16A”执行猎杀任务。

    此外,得尽快做出决定。

    用秦风烈的话来说,在周涌涛批准后,肯定需要花一些时间进行部署,所以在决策环节耽搁不得。

    为此,周涌涛在第一时间给林世平打电话。

    找林世平,其实是要搞清楚,伊拉克的那些弹道导弹到底有多大威胁,有没有必要大动干戈。

    不是说周涌涛不信任秦风烈,而是觉得伊拉克的威胁不至于那么严重。

    毕竟周涌涛是老牌军人,还是曾经的海军元帅,自信心可不是一般的强大。

    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林世平给出的专业意见。

    没错,就是准确的情报。

    “施授良上将的担心确实有道理,也不能说是谨小慎微。”林世平长出口气之后才接着说道:“怕的不是一万,是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