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风云际会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章 风云际会 (第2/3页)

    他也没精力去胡思乱想。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廉明阳连一刻钟的空闲都没有,除吃喝拉撒之外,其他时间全都在忙碌。

    用他的话来说,狠不得能有三头六臂。

    要往根本上讲,伊拉克的军事独裁者敢于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挑战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与纽兰联邦的暗中支持不无关系。

    其实,在几年之前,伊拉克与梁夏帝国的关系还相当的密切。

    哪怕是是盟友,那也是友好国家。

    原因就是,梁夏帝国提供的帮助,其实是通过第三方提供的间接援助,帮助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反败为胜。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

    自始至终,梁夏帝国都没有为伊拉克提供直接援助,也没有通过第三方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

    所谓“间接援助”,主要是情报、金融支持与人员培训。

    其中原因,还要追溯到两伊战争前的波伊战争。

    在那场战争结束后,梁夏帝国的战略扩张戛然而止,进入战略收缩期,并被迫在波沙湾地区实施隔离战略。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加强在相对较为富裕,没有跟波伊国接壤的产油国的军事存在,以避免再次陷入战争泥潭,达到用最小投入,维护在波沙湾地区的核心利益,即石油,以及石油金元的目的。

    该战略被形象的称为“护城河计划”。

    保护对象就是科威特这些海湾产油国,而被当成“护城河”的就是伊拉克。

    也就是基于该战略,在两伊战争期间,梁夏帝国一直没有为伊拉克提供任何性质的军事援助。

    即便是高巨王国等代言的第三方,卖给伊拉克的也是一些即将淘汰的二手装备。

    正是如此,几乎所有的伊拉克人,都认为是梁夏帝国玩弄两面三刀的把戏,才没取得两伊战争的胜利。

    最关键的,仍然是石油,或者说利益。

    两伊战争期间,为了让国际油价保持稳定,以沙乌地为首的几个波沙湾产油国,全都扩大了石油产量。

    此举,也是为了打击更依赖石油收入的波伊国。

    可是,在两伊战争结束之后,也就是在波伊国遭到了以梁夏帝国为首的东方集团的集体封锁之后,波沙湾产油国没有为帮助伊拉克进行战后重建而降低产量,反到进一步提高石油产量。

    结果就是,油价一下跌到了谷底。

    伊拉克的国民经济在过去两年里急剧恶化,军事独裁者在战争当中建立起来的威信,随饥荒与失业而损失殆尽。

    要说的话,科威特的表现最突出。

    不是因为别的,科威特的油田有大约三分之二控制在梁夏帝国的石油企业手里,石油产量由梁夏帝国决定。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伊拉克军事独裁者在这个时候拿科威特开刀,无非是想通过发动一场战争来推高油价。

    当然,来自两个超级霸权的支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换个角度来看,伊拉克其实就是由迢曼帝国主导的,从东陆心海到穆阿海的东西弧形走廊中,缺失的一环。

    两伊战争,迢曼帝国就坚定不移的支持伊拉克。

    虽然在波伊战争中,迢曼帝国并没有为波伊国提供支持,但是后来通过纽兰共和国,成功的拉拢了波伊国。

    在根本上,两伊战争的实质,就是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为了粉碎梁夏帝国在波沙湾的霸权地位,进行的首次战略合作。时机把握得非常准确,趁梁夏帝国处于战略收缩阶段,一举打开了局面。

    此外,伊拉克东边的叙利亚,在获得独立之后,也因为历史原因,更倾向于跟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交好。

    至于一蹶不振的忒尔共和国,早已经丧失雄心壮志,在10多年前就宣布永久中立。

    可见,只要拿下伊拉克,西陆集团就能够绕过由梁夏帝国控制的夕梵运河,从陆地上进军波沙湾。

    就算没法控制波沙湾的油田,也能打乱梁夏帝国的战略部署。

    关键还有,借这条弧形通道,西陆集团能把触手伸向人口超过10亿的次大陆,从根本上动摇梁夏帝国在梵炎洋的霸权地位。

    毫无疑问,次大陆将成为埋葬梁夏帝国的坟墓!

    有如此巨大的好处,迢曼帝国又怎么会作壁上观呢?

    当然,纽兰共和国也不例外。

    时至今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