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海陆双强  帝国争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章 海陆双强 (第2/3页)

    主要就是,“攻-5”实在太大了,如果按5个中队编排,就会导致舰载机的搭载数量大幅度减少。

    关键就是,“战-9”同样是40吨级的舰载机。

    正是如此,在帝国海军的超级航母上,一般搭载3个重攻中队加2个轻攻中队,大型航母则恰好相反。

    即便如此,都对舰载航空兵联队的编制体系提出了挑战。

    满编状态之下,超级航母都只能搭载3个中队,总共24架“战-9B”,而大型航母还要减少几架。

    不管怎么编排,只要还是这些舰载机,就肯定存在战斗机不足或攻击机不够的问题。

    这2种攻击机,其实都是传统舰载机,主要使用非制导弹药,以超低空投弹的方式执行轰炸任务。

    显然,在现代化的防空体系面前,传统舰载攻击机基本没有活路。

    为此,就需要一种能够使用新式弹药的舰载攻击机。

    正是根据这些需求才有了“战-12”多用途战斗机。

    挂上对空弹药,“战-12”就是一种性能稍微差一些,但是能配合“战-9”作战,填补舰队防空网漏洞的战斗机。

    使用精确制导弹药,“战-12”是一种比“攻-6”先进了许多的攻击机。

    其实,在各主要性能上,“战-12”都全面超越“攻-6”,就算遭到非议的航程,都能够通过空中加油弥补。

    此外,在作战灵活性上,“战-12”也远超“攻-5”。

    正是如此,“战-12”服役之后取替的就是“攻-6”。

    在通常配置下,一支舰载机航空兵联队拥有4个或者5个“战-12”中队,且只有1个中队兼职防空。

    可惜的是,“战-12”的产量严重不足。

    不是产能不够,是经费不足。

    迄今为止,帝国海军的15个舰载机航空联队当中,只有9个联队获得了“战-12”,且换装率都不到50%。

    也就是说,在所有的舰载机航空联队里面,都有“攻-6”在发挥余热。

    至于“攻-5”,暂时还无法替代。

    准确的说,用来替代“攻-5”的“攻X”项目还在推进当中,连原型机都没有,量产更加是遥遥无期。

    “战-12”没有取代“攻-5”,不止是载弹量的问题,还跟作战半径有很大关系。

    站在帝国海军的立场上,肯定不会用作战半径不足1000千米的“战-12”取代作战半径达到了2000千米的“攻-5”。

    如果没有“攻-5”,只剩下“战-12”,帝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就得冒着遭到饱和打击的巨大风险靠近敌国本土,在近岸海域作战。数十年以来,帝国海军所做的努力,无一例外的都是为了远离敌国本土。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偏爱重型攻击机与重型战斗机的关键原因。

    “攻-5”不但拥有2000千米的最大作战半径,还拥有高达13吨的最大载弹量,几乎就是一架小型轰炸机。

    关键还有,依靠伙伴式空中加油,“攻-5”能在不依靠空军的情况下,执行超远程轰炸任务。

    这个能力,确保了海军航空兵的独立地位。

    在机场上,就有几个中队的“战-12”、“攻-5”与“攻-6”。

    海军的其他舰载机,比如说“巡-4B”反潜巡逻机,“指-6C”舰载预警机、“运-6B”舰载运输机、“直-8F”反潜直升机,因为没有安排参与即将举行的联合演习,所以并没有转移过来。

    只是,部署在该基地的,不仅仅是海军的作战飞机。

    靠近机库那边,整齐的停放着十多架隶属于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

    最抢眼的是4架在3年前才服役,去年形成战斗力,首次参与军事演习的“直-10”重型武装直升机。

    虽然不像海军的舰载机那么威武,但是这些武装直升机绝对是陆军航空兵的命根子。

    其实,陆航拥有的也只有直升机。

    按当年的“分家协议”,所有长翅膀,能够飞的装备都属于空军,陆军后来就利用了这一点。

    直升机用的是旋翼,而不是机翼,因此不在“长了翅膀”的装备里面。

    正是如此,在波伊战争期间,帝国陆军才以直升机为基础组建陆军航空兵,而且借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