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1章 南线与北线的进展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771章 南线与北线的进展 (第2/3页)

极端只有一步之遥,而火炬就是最直观的例子。」

    「目前,金加仑港的幸存者已经形成了拆毁千柱之城那一千根柱子的共识,社会各界因为相同的共识而前所未有团结。虽然我更倾向于认为多数人的意见是精神意义上的拆毁,而非物理意义上,但我担心这场运动最后会发展失控,导致重要的文明遗迹和研究素材受到损坏。」

    「在那里被毁掉之前,我想到当地考察,最好能留下一些影像资料什么的,这是宝贵的社会学研究素材……虽然我的研究成果没法立刻体现出任何实际作用,但我还是想向您申请放宽任务发放的区域性权限,以及一架蝰蛇运输机和一支十二人的战术小组。」

    楚光将报告看到了最后,食指在办公桌上点了点,最终还是否决了她的请求。

    「……我并没有轻视社会学研究的意思,相反我无比的重视,但我们与帝国已经签署了停战协议。贸然越过停火线可能将军团牵扯进本就复杂的地区事务,甚至将本该在前线全力以赴的黏共体拖进一片新的泥潭,我无法批准你的请求。」

    「当然,我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督促在当地活动的避难所居民通过间接干涉的方式支援你的研究,以及保护「繁荣纪元后时代」的新遗产。」

    火炬教会正在以拖待变,黏共体仅仅是完成了对其的包围,想要彻底解决掉这个麻烦是得花些时间的。

    如果联盟加大对婆罗行省地区的干涉,军团立刻会跟进扩大在婆罗行省的

    影响力和地盘,最终未必会利于当地幸存者自发的变革。

    不如保持现状,用金加仑港牵制西帆港,让当地幸存者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而且,当地幸存者做的其实也不赖。

    从金加仑港输送到内陆的军官一转月族人抵抗军的颓势,正穿过虎州并朝着婆罗行省的东北角挺进。

    根据方长在「听证会」上向小鱼做出的报告,他们投资一千万银币扶植的「军事强人」已经成功获得了来自金加仑港、薯条港民间的第一轮风投,撬动了近2000万银币的资本,并准备在勐犸州的塔桑河出海口建立一座「新的金加仑港」。

    这座口岸的经济潜力可能赶不上位于永流河口的金加仑,但也能向辐射两三个紧邻塔桑河的内陆州了。

    虽然这张饼没有把小鱼给湖弄到,但同时出席听证会的几个股东代表确实被这张饼给馋到了,并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方长那一边。

    讲道理,如果真能再打出来一个金加仑港,1000万银币花的亏吗?

    一点也不亏好嘛!

    理想城家底厚可以不搞扩张,关着门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有闲钱去废土上打赏,但曙光城有这个家底吗?

    海外业务必须得扩张啊!

    现在粮食有了,矿也有了,就差人口了。

    如果那个拉西真能把婆罗行省的牲口变成人,谁在乎他是个什么玩意儿,再离谱还能比那个巫驼更离谱?

    看到方长出示的一系列「物证」之后,最后小鱼也没说什么,在前者补充了完整的计划书之后便解除了传唤令。

    事实上,她的做法完全是基于联盟的章程,并不存在刻意的偏袒或者刻意的打压。

    楚光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是很欣慰的。

    无论是对百越公司,还是对小鱼,亦或者婆罗行省在玩家的引导下正在发生的变革。

    那里同样是废土,不存在哪儿是主线废土,哪儿又是支线废土。

    锦川行省的腐蚀源于海涯行省的火炬,而归根结底又在河谷行省的清泉市——或者说清泉市的母巢与117号避难所。

    海涯行省的纳果来自于百越行省,而最终解决纳果的钥匙——B型纳果菌株也来自于该行省,或者说来自于那个至今仍未被玩家发现的位于百越行省的黏菌母巢。

    对百越行省的开荒离不开南部海域幸存者们的支持,包括研究沉没的天庭号遗迹、海底的异种和母巢。

    想要开发大荒漠也是一样,联盟必须拉上「曾经去了那里、又从那里逃离」的幸存者一起,解决他们的问题,或者至少带上愿意再一次从那里走出去的人们一起。

    废土上发生的每一件事看似是割裂的,但其实都是环环相扣的。

    如果不把脚下的每一步走好,他们就算继承了再多的遗产,也永远回不去曾经触摸过的星空……

    至少他的有生之年怕是难看到的。

    ……

    战场上的日月就如同叶梢上的蜗牛,北线的战线缓慢而又恒久地一点点移动。

    时间慢慢到了九月下旬。

    北线的联军已经成功控制了整个来山市全境,并以三面开花的形式深入海涯行省腹地。

    事实证明,联军消耗战的打法是切实有效的。即便军团的代表总诟病这是联盟在借黏共体的制度中饱私囊,趁机发展自己的工业。

    不过在看到联盟在前线的伤亡——尤其是避难所居民的伤亡之后,他们又说不出来那些刻薄的话了。

    企业是没有意见的,稳定持续的投入和可预见的产出本身就是他们的追求,他们只担心意料之外的风险,并不担心意料之中的

    。

    至于学院,没有人能猜到他们在想什么,楚光自己最多也就能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