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7章 流年琐事(求订阅求月票)  重生之似水流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87章 流年琐事(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弟,唐奕和吴宁。

    而且,后来唐小奕和吴小贱才知道,杨晓的吉他只能说是随便玩玩,真正牛的是键盘和钢琴。

    唐奕曾问过她,“钢琴几级啊?”

    杨晓回的是,“别傻冒了,业余的才去考级。”

    于是,唐小奕长见识了,以前被传成神话一般的钢琴十级,原来也不咋地啊!

    从白河子回来,张洋、杨晓他们没在尚北停留,实在是进了城就没那么多地方给他们住了。

    张洋他们还好,今年走了,明年肯定如期而至。

    杨晓也还好,虽然不知道明年来不来,但也并没有表现得太过不舍,临走就甩给哥仨一句,“回头见!”

    倒是唐奕、吴宁,还有徐小倩有点舍不得。

    唐奕、吴宁是不舍得“师父”远走。

    徐小倩则是在这八天里和杨晓、寇仲琪积累了深厚的友谊。

    谁说美女都是天敌来着?这仨绝对是个意外。

    用杨晓的话说,“各自精彩,谁也别羡慕谁。”

    幸好于洋洋不在,否则又得掏小本本。

    把他们送走,齐磊又得当二道贩子。

    回夜市接手地摊儿,还被李憨憨一顿嘲讽,“你们还知道回来啊?老娘都忘了有你们这几号人了!”

    齐磊只是笑,“小玟儿姐威武!小玟儿姐霸气!小玟儿姐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李憨憨:“别停!姐爱听。”

    齐磊:“……”

    也就在回来的第二天,付江、管小北、财政,还有程乐乐也加入了地摊行列。

    而且,这次一下就看出差距了。

    李玟玟、卢小帅那几个货当初第一天摆摊,恨不得把脑袋塞裤裆里,就怕让人看见。

    而这几个货,虽然也有点拉不下脸面,但是人家是真有招儿啊!

    第一天就把齐磊一左一右的摊位给占了,拉上条幅,往那一站,不用喊也不用叫,因为有齐磊这边张罗着就够了,一看就是一起的。

    齐磊那叫的欢,顾客直接就在程乐乐摊位那停下,该买就买,该干嘛干嘛。

    回头都不和程乐乐他们砍价问货,找齐磊,你说气人不气人?

    齐磊除了忍也没办法,只能说这几头脑子好使。

    八月十号。

    哥仨去了一趟哈市,赵维跟着周桃走了快半个月了,哥仨再不去看看有点说不过去。

    可是到了那儿,看到赵维就住店里,齐磊还没说啥,唐奕和吴宁就有点受不了了。

    “嚓,用不用这么拼命?咱不差那几个钱。”

    赵维却道:“挺好的,还能帮小桃姐看着店。”

    对此,齐磊没同情心泛滥,也没劝。

    蜕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别的不说,赵维要是能在这坚持半年,那他再想回到原来的混混生活也不可能了。

    从地下商城出来,齐磊去了趟张洋家。不是看张洋而是去看齐磊的姥爷。

    一直呆到下午,快三点了,唐奕才收到传呼,“楼下接人!”

    哥仨这才与姥爷道别,冲到楼下,就见寇仲琪帮杨晓提着个大乐器箱子,“交给你们了,累死老娘了!”

    箱子里是键盘,杨晓的,拿出来是准备出门。

    去尚北,杨晓的叔叔家。

    要不那天怎么说回头见呢?倒是还真挺快的。

    用杨晓的话说,哈市家里常年没人,呆着无聊,不如去尚北还有个伴儿,正好教教两个蠢徒弟。

    其实,唐奕和吴宁这趟来,主要就是接杨晓去尚北。

    接下的日子,既规律又精彩。

    杨晓住到他叔叔家,但键盘却放到了唐奕家。白天过来和哥仨玩玩琴,吹吹牛,日子过的也挺美。

    齐磊也参与其中,虽然不是杨晓的徒弟,但也从她那学了不少东西。

    而且,四个人还多了两个观众。

    徐小倩同学终于良心发现,就在杨晓来尚北的第三天,决定关心一下齐磊的学习问题。

    每天上完补习班,就会来齐磊家报道,帮他补习功课。不啃够三个小时的课本,是不让齐磊摸琴的。

    李玟玟这段时间也天天来,小玟姐有点无聊,喜欢来起腻(凑到一块胡闹)。

    而且,手和唐奕、吴宁一样欠,看到齐磊屋里的那张黑白画,非要也在上面加点东西。

    最后,李憨憨同学在黑的那边画了一道流星。

    还挺美,“姐的画功,真不是吹的!”

    以至于她动笔之后,徐小倩也跃跃欲试,同样在黑夜那边加了一颗,六芒星。

    用徐小倩的话说,月亮再美也没有温度,流星再亮也只是一瞬间的绚烂,只有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永远在那里,哪怕再遥远,也是有温度的。

    把齐磊弄的挺郁闷,变味了啊!让你们这么一整,不是那个意思了。

    再说,你们为什么都喜欢黑的那边呢?白的那边只有一个太阳,空空如野。

    最起码,你们应该和杨晓学一学。

    杨晓就没那么文艺了,敏锐地发现,构图的核心就是黑与白的交接。于是,杨晓画了一株藤蔓,蜿蜒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