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百七十三、折家军  世子的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百七十三、折家军 (第3/3页)

河北两镇之间,围而歼之。

    建议非常有道理,因为当时金军以骑兵为主,没带攻城器械,一时半会攻不破开封,种师道带来的军队在城外侧翼威胁恐吓,全国各地勤王大军都在路上,眼见就可以把孤军深入的金人围困。

    结果在宫里的皇帝和文官们先怂了,派人向金人割地求和,年年上贡,俯首称臣。

    当时折家军把能打仗的都带着东进去救皇帝,为了勤王,他们几乎带上所有最能打的精兵。

    结果后方一直被折家军打的难受西夏得知这个消息,报复性大举进攻空虚的府州,烧杀抢掠,将折家军根基之地抢掠一空,连折家祖坟也被挖了。

    其实对于折家而言,这个结果他们可能是想到的,但还是义无反顾向东勤王,结果走到一半的时候,前方传来消息,皇帝投降了,大宋皇帝割地求和,向金国俯首称臣,年年纳贡。

    可想而知那时折家军会是什么心情,他们着命东进勤王,连祖宗之地,家族根基都顾不上了,被西夏人糟蹋了,结果才走到一半,你说皇帝投降了!

    自此之后,折家军一蹶不振,再无当年威名,也不复拳打西夏,脚踢辽国的雄风。

    .......

    这是一支悲剧军队,李星洲之所以会想起来,是因为前几天枢密院受到一封从西北送来的折子,是折家如今家主,永安军节度使折惟忠送来的。

    他提议朝廷趁着如今夏国内乱,向西进军,夺取夏国沿河的银州。

    要打西夏,只靠折家军是不够的,所以他是求朝廷批转,想要南面河中府,延安府等地粮草支援,同时想调用附近州府厢军协助进攻。

    他的想法是出于对当地局部态势判断,算是合理,但李星洲目光在全局,此时对西北夏国不宜用兵,朝廷的战略重心在东面。

    “噫.....”李星洲一愣,既然夏国内乱,此时不会对沿河重镇产生威胁,为什么不让折家军北上打大同府呢?

    这次作战有三个点,太行山以西大同府,太行山以东辽东走廊,具体下来最难的地方在于山海关,而渤海湾登陆则是辽阳府。

    奇袭辽阳府一牵制为主,如果能拿下则更好。山海关一带则由关北军,加新军陆军四个师。

    而大同府本来交给杨家军,加义军内应,但李兴洲还是觉得不够保险,如果让折家军也北上,胜算会大很多。

    想到这,李星洲觉得这一两年内,找时间要让折惟忠和杨文一同进京一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