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两百二十九、冢道虞+熟铁+大势  世子的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百二十九、冢道虞+熟铁+大势 (第3/3页)

议需派天子亲信监管督军。”

    冢道虞皱眉,他改军制就是想让禁军不受掣肘,若按羽承安的意思皇上亲派督军,那岂不是换汤不换药,军改还有什么用?

    他还没开口,反倒是位居其左边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越先说话了。

    “羽大人此言有谬,军队改制旨在让禁军不受掣肘,将帅征战能自作决断,若加督军,改与不改区别反而不大了。”王越开口,所有朝臣都安静下来。

    冢道虞微有些惊讶,他没想过王越居然会开口帮他说话。

    既然王越都开口了,羽承安即便是当朝副相也只能拱拱手,不再说话。

    没想此、这时,王越又接着道:“不过臣以为羽大人所提之计虽有谬,可所言之事却也没错,禁军养训调度皆由枢密院执掌确实不太妥当。”

    冢道虞眉头一跳,怎么回事,王越到底想帮谁?

    见王越这么说刚刚才被驳斥的羽承安眼里也抬起头来。

    “那王相有何提议?”高坐上方的皇帝问。

    王越手执玉笏,作揖道:“以臣之见,可在军中设陛下亲信的皇家子嗣,但并非督军而是领军,一来皇子不得犯上干预指挥,不会掣肘禁军。二来禁军之中有皇家之人,也可令众臣和陛下心安。”

    王越话音才落,大臣们纷纷点头,议论起来。

    “好啊......”

    “不愧是王相,我等实在不及......”

    “两全其美之策啊!”

    “......”

    众大臣议论纷纷,皇帝也点点头,看得出他比较喜欢这个提议,“那依诸爱卿看,何人可为天家之使,入领禁军啊!”

    皇上一问,众人下意识的都看向站在最前面的丞相王越,毕竟此事是他提出的。

    冢道虞瞳孔猛缩,心中一震,莫非.......一个令他害怕的念头闪过脑海。

    “陛下,臣以为非太子莫属。”

    王越的话一下子断了冢道虞猜测,让他松一口气,自己想错了.......

    羽承安这时候连忙站出来:“臣也附议,太子位居东宫,由他领军名正言顺,又能有监军之用,再合适不过。”

    皇帝听完拍案道:“不行!先不说太子如今还在回京路上,便是鞍峡之事教训还不够么?太子领军,岂非想断送新军!”看得出皇上对南方之事还十分介怀。

    羽承安再劝:“太子只是一时疏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请陛下......”

    “朕说过不行!”皇帝毫不留情打断羽承安的话:“此事务须再提,太子回京之后禁足东宫,朕圣谕已下,岂有反悔之理!”

    “是.......”羽承安连忙退回,自从上次因告发李星洲私买铁石之事被皇上训斥后,现在他每次见皇上都觉得心中没底,他也和女婿私下想过那事,可也实在想不通他们到底疏忽在何处,皇上态度又为何那样。

    ......

    “除去太子,诸位再想想,朕的天家子嗣中谁人可担重任。”皇帝摆手道。

    一下子,大臣们议论纷纷,开始讨论起来。

    没议论多久,王越突然上前半步,见他上前,大臣们连忙安静下来静听。

    “陛下,臣举荐天子皇孙、潇王世子、昭武校尉、开元府通吏、军器监少监李星洲。”王越拱手道。

    冢道虞心中咯噔一下,果然.......

    好些大臣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居然没反应过来,李星洲?

    皇帝面无表情,脸色不好看起来:“哦,你与朕说说为何,莫非因星洲是你孙女婿?”

    皇上一问,气氛顿时凝重起来,众臣大气不敢喘息,最前方的王越张了张嘴,居然就这么点头承认了:“没错,正因潇王世子是臣孙女婿。”

    许多大臣惊得差点下巴都掉到地板上,丞相这不是摆明告诉皇上自己徇私吗!

    结果皇上本来难看的脸色居然消融,也笑出了:“呵呵,好你个王越,徇私利己还敢说!”

    “臣知罪,那便请陛下当做没听到吧。”

    皇上摆摆手:“罢了,星洲确实不错,虽然年纪轻轻,才华横溢,且确实通晓军事,光是上次他给朕看那东西,也能说明一二,能担此任,诸卿还有其他提议没有。”

    那边礼部判部事孟知叶刚要说什么,没想站在前方的开元府尹何昭上前一步,执玉笏作揖道:“臣举荐天子皇孙、潇王世子、昭武校尉、开元府通吏、军器监少监李星洲。”

    大半大臣们再次一惊,目瞪口呆看向何昭,去年何昭不是还当着皇上的面参李星洲么,怎么现在就变脸了!可何昭再怎么说都是开元府尹,从一品大员,没人敢轻视。

    连皇帝也一愣:“王相举荐乃因徇私,你又为何?”

    “陛下,世子在我开元府值任期间能力出众,做事决断有成大事者风范,为我开元府衙门做下很多力举,臣看中其才。”何昭恭恭敬敬,不卑不亢的说,他说得也是实话,李星洲虽气人,却确实为他解决很多事。

    见何昭这种人都这么说,皇帝点头,认真考虑起来。

    “此事由局内之人决断的好。”冢道虞插嘴,他逐渐发现事情不对了,他说这事该由涉事之人发言,意思就是何昭和王越都是局外人,不该插手。

    就在这时,皇上还未做评,工部判部事毛鸾站了出来:“臣觉得大将军所言有理,臣为工部首官,参与禁军改制之事,斗胆向皇上举荐天子皇孙、潇王世子、昭武校尉、开元府通吏、军器监少监李星洲......”

    这下朝堂彻底雅雀无声了,很多事外大臣一脸迷茫,紧张在心里揣测,这到气氛,这风向.......底是怎么回事!

    皇上还没说话,那边站在前列一个胖胖的身影东张西望一会儿,也跟着上前,居然是户部司户部使汤舟为:“臣也举荐天子皇孙、潇王世子、昭武校尉、开元府通吏、军器监少监李星洲。”

    “老臣,咳咳咳.......老臣举荐天子皇孙、潇王世子、昭武校尉、开元府通吏、军器监少监李星洲。”这次是发虚花白,很少说话的学问大家、翰林大学士、判东京国子监陈钰。

    “某,臣也觉得此事非世子莫属!”武德司武德使季春生拱手直接大声道。

    突然间,许多大臣都在茫然中蓦然发觉,小小的朝堂充已经斥某种陌生大势,大有无可阻挡之势......

    朝堂一下子低声议论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