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整纷剔蠹朝截殉 第457节博采众议帝截殉 臣拥戴针砭时弊  靓女截殉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三章 整纷剔蠹朝截殉 第457节博采众议帝截殉 臣拥戴针砭时弊 (第2/3页)

你说!”孙太后知《札记》中一些内容,小声冲英宗说。

    “《札记》载……英宗说起:陈子车死在卫国。他老婆和管家谋划以活人殉葬。两人商量好后,陈子亢来了,他们便对陈子亢说:“子车先生是生病而死。病人到地下无人伺侯,我们打算以人殉葬。”陈子亢说:“用人殉葬,不符合礼制。他虽有病需要人伺侯,但应当伺侯他的,谁能比他妻和管家更恰当?不用人殉葬就算了,如定要用人殉葬,我想用你们二位,作为殉葬者最合适。陈子车妻和管家大惊失色,再也不提以人殉葬事。英宗说完此事后,又看眼母亲的孙太后。孙太后知道此故事,心理很是舒服,于是点头,表示赞成意思。

    “谁有本奏来!”徐有贞和众朝臣听完此故事,堂上下出现一片雅静。孙太后曾查过《札记》书,是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它包涵从孔子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论著,其中皆为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内容相当庞杂。《札记》大多写就于春秋战国时代。文中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其中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真谛的发挥,即使有个别篇章是秦汉儒生所撰,但其基本内容也都是对先秦古制的追记。书中包涵的古代礼制和当时社会生活情景的内容,另从治国方略、至家庭准则,在《礼记》中都有专门篇章论述。这些篇章处处体现出宗法制的原则和精神。人殉制在先秦时代已不符合儒家宗教的礼制,徐有贞净说出如此荒唐话,是为皇室家族人死后的幸福着想,也是给英宗溜须拍马屁的言语。人死后的幸福在哪里?徐有贞说的此话,是为个人目的而非体恤无故被害死的陪葬人,孙太后作为皇室家族人,不仅不感谢而是非常地反感。这时,曹吉祥冲堂下高声地说。

    “陛下!臣许彬,有话要说。”许彬站出地说。

    “许爱卿请讲!”英宗说。

    “人殉用活人陪葬,是残酷的制度,中国古代沿袭来。秦汉后有所收敛,代之以木俑、陶俑,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好的影响。间隔那多年,明代的太祖,实行人殉,带来何益处?没有!冥福是去世人,在阴间幸福,有谁见过?我没见过!陛下主张截殉制,例子很好,人都是一样,不想无辜去死。陛下如截殉,会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许彬有点激动看眼徐有贞,毫不在意,净兴奋地说,孙太后在宣德年间,听宣德帝说过许彬,到正统年间,也接触过此人。许彬(1385-1461)字道中,号养浩,明丰县苗城里钓台村(今江苏丰县宋楼镇许口村)人。许彬“生而颖异,及学,目十行下,时人皆称神童”,少年时因丰县灾荒,十四岁随父迁居山东兖州府宁阳县。他是明朝大臣,著名学者,馆阁体代表作家,世称“东鲁先生”。他少以文学知名,永乐九年(1411)中举,永乐十三年(1415) 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425年升检讨,他又升修撰,参与编修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两代帝王实录。正统十二年 (1447) 他主持福建乡试, 号称“得人”,官秩二品,掌礼乐祭祀。正统十四年(1449年),彬父亲去世,告假归家治丧。时贡市混乱,朝野上下通晓各国语文者以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