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帝畏惧瑞应灾异 第410节 哀家谢投桃之报不近人情唐友红  靓女截殉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一章 帝畏惧瑞应灾异 第410节 哀家谢投桃之报不近人情唐友红 (第2/3页)

    “那已是历史。小臣来有奏折:一是‘拥妻妾于僧房,育子孙于道舍’,即……”年富说奏折:皇朝虽经永乐间,做出弃佛宣儒决定,可此类人成为寄生的阶层,加重庶民一些不应有负担。他们甚至“拥妻妾于僧房,育子孙于道舍”。此种行为实在是有伤风化不说,还有辱,皇朝形象呀。建议:未经正式剃度僧道士,一律令其还俗复业,隐占者逮问还俗。

    “你说第二份。”庶民中为生存,啥人都有,孙太后听完内容,想着笑地说。

    “第二份,两个内容:宿弊割利……”年富说起其内容。宿弊割利:明朝为防御蒙古族的侵扰,在北部设立了三个军事重镇又叫三边,那里都驻有重兵且依赖内地的供应。因此,皇朝每年都要役使大量军卒和百姓,长途运送粮食及一些的供给,百姓劳苦不堪不说,而一些豪猾却乘机因缘为奸利。建议:皇朝根据路途远近,重新确定征派赋役的数目,粮食出入要严格进行登记查核,堵塞豪猾从中图利一些漏洞。

    “此建议好,你请皇帝,照办就行。你说下个内容?”孙太后说。

    “严惩贪赃:对犯贪官吏,皇朝特宽容。轻者不问,准予复职。重者只要立功,就可赎罪复职。结果造成:一些赃官,毫无顾忌。他们常逍遥法外。此奏建议:严惩贪赃!”年富说。

    “你还有啥?”孙太后笑问。

    “年富请求:减去冗卒,淘汰驽马;可节省开支,杜绝侵耗之弊。”年富说。

    “除第一份外,其它一律,交皇帝照办!”年富说的此些奏折,不属于重大事范畴,完全可通过内阁府,与皇帝沟通就行。他们没必要都拿给孙太后。太皇太后许就是如此处理的,孙太后要处理此一些事,得改一改方式。皇帝岁数小虽未成年,拿出一些处理观点,孙太后看着还是可以的。这些奏折到内阁府后,应拿出一个处理意见,包括重大事在内,孙太后和皇帝就省了些心思。奏折没统一处理方式,有人还向太皇太后那里送,太皇太后虽然病了,可一高兴还拿出处理意见。奏折来了被皇帝碰到的,皇帝一直让送到孙太后这里,孙太后也就得如此地先说处理意见。皇朝目前的情况,孙太后当然也就不好说啥,看一眼二人就只好笑着说。

    “太后没事,二臣告辞!”王直看眼年富,冲孙太后一笑地说。

    “哀家谢,投桃之报,你们可回!”成语解释:比喻给对方的报答;出处《诗经•大雅•抑》。想着对皇朝忠诚的二臣,孙太后看着二人走去的背影有褒奖意义地说。

    “报!郕王府侍女,汪潼求见太后!”怀恩进来报。

    “汪潼请进!”孙太后知道此侍女。吴贤妃去看太皇太后,常带她一起地前去。和其她的女孩有异,汪潼只要一见在场的孙太后,总想办法到孙太后的面前,说句关心或是问候的话。话不在多少,孙太后心里总觉得是暖烘烘,也体会到汪有积极靠近孙太后的意思。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缘,又称因缘,佛教语。《翻译名义集回•释十二支》载:“(僧)肇曰前缘相生,也因,现相助成缘也。”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促成此种结果的条件。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前者逝去、后者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