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无有不应  庶子风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无有不应 (第1/3页)

    因为附近的军户需要屯田,所以这青龙县的功能是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易,驻扎一些兵马,遇到小股的敌人,则进行抵抗,而遇到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则负责示警,同时躲入山海关中御敌。

    这样的县,它的荣景是可以想象的,就如同是庄稼一样,隔三差五,若有大规模的军事入侵,这里的军民就不得不放弃这里,所以县里的规模很小,在户的人口,十有都是军户,可即便如此,也不过是一千二百三十二户而已,正好是一个千户所的编制。

    用叶春秋的话来说,这破地方,简直就特么的是个夜壶,属于山海关的附庸之地,到了战时,它相当于是一个山海关在一两百里外的一处烽火台,向山海关发出警报,等到鞑靼大军一到,鞑靼人占据这座早已转移却人畜皆空的县治,再将它改造为对敌的跳板。

    朱厚照对于关外的情况,可谓是了若指掌,熟谙于心,甭管是哪座关塞还是哪个卫和县,他都是如数家珍。

    一见叶春秋将目标定在这里,他的脑子里就浮现出了一片茫茫的草场,然后一座孤城,周围几座堡子的景象。

    呃,怎么想怎么都觉得是很寒很苦很寂寞。

    叶春秋看了朱厚照一眼,便知道朱厚照在想些什么,此时却是道:“陛下,这里面向漠北,同时背靠山海关,既是陆路进出关内的商道,又靠着汪洋大海,与秦皇岛遥遥相望,若是到了战时,不但可以通过海路补给,亦可通过陆路驰援,连接了辽东和大漠,其实它本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毕竟真正扼守津要的是山海关,可是臣弟若是在此钉了一颗钉子,就全然不同了。”

    朱厚照依旧皱眉不语,他在慢慢地消化着叶春秋的话。

    叶春秋继续道:“在从前,鞑靼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的铁骑,他们能日行千里,随时奔袭,我大明关塞绵长,在他们袭击之前,谁也不知他们的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