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悄悄的我走了  小阁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九章 悄悄的我走了 (第2/3页)

都在这儿了。”徐渭便见那花名册丢到两人面前,啧啧有声的笑道:

    “共计有玉峰书院师生五十人,其中进士四人,举人十人,生员三十六人;另有谙熟衙门政务的管事五十名,都是这些年培养出的,忠诚可靠之人。以及江南医院医护人员三十名;农学院师生五十人;保卫处护卫两百名;再加上管家仆役丫鬟,哦对,还有我们两个可怜的老人,正好凑了五百人,分两批出发。”

    “好家伙。”吴承恩也倒吸口冷气道:“这阵仗,就是去当知府,也过头了吧?”

    “何止,当年胡梅林上任浙直总督兼兼浙江巡抚时,也不过才带了四百人上任,那就已经煊赫一时,朝野侧目了。”徐渭嘿嘿笑道。

    “确实太夸张了,我是去当同知的,哪需要那么多人?让知府大人怎么看我?”赵二爷也不禁有些惶恐道。

    “嘿嘿,你当那边的同知也跟江南这么窝囊?告诉你吧,人家的同知专管海防,颁有关防,建有衙署,分有信地。管理钱粮、造船制械、调度指挥、监督将吏、纪功勘过、规划善后、弹压地方、征收洋税。知府算个弔,鸟都不鸟他!”徐渭怪笑一声道:“能有你这样的下属,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老老实实等着沾光就够了。”

    “这厮话糙理不糙,大体就是这么回事儿。自嘉靖以来,闽粤海盗十分猖獗,朝廷不得已,在沿海各府设立海防厅,由同知出掌海防,所属府州沿海全境均属其信地范围。所以闽粤那边素有‘陆上大尹,海上二尹’的说法。”吴承恩也解释。

    身为一名合格的幕僚,又摊上个甩手掌柜的东家,作家只能逼着自己无所不知了。

    “这样啊,那是得多带点儿人。”赵二爷一听,还挺危险呢,顿时不嫌人多了。“不过,也不用让进士当幕僚的?”

    “哦,那些举人进士是去潮州办学的,医护人员也是去建医院的,顺便帮帮忙而已。”吴承恩笑答道:“至于农学院的人去干啥,那就不好说了。”

    “潮州府那破地方人多土地少,想跟昆山一样搞农场?门儿都没有。”画家一阵抓耳挠腮道:“那小子居然敢跟我卖关子,真是可恶!”

    “我儿自有神机妙算,咱们等着瞧就是。”赵二爷却信心十足道:“既然他已经安排好了,那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轻轻松松南下就是了。”

    “呃……”

    作家忍不住暗暗摇头,画家却直接笑道:“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那不是以为臭小子不管我了吗?”赵守正摸了摸后脑勺,幸福的笑道:

    “原来他没有。”

    ~~

    四月初二,第一批南下队伍,先行出发了。

    初三一早,第二批南下队伍,从衙门正门出发,浩浩荡荡出朝阳门,在官船码头上船。

    俞闷和他堂弟也在这一批人中。虽然俞戌很想留下来,看看能不能当个门政大爷,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家何知县看门要用自家人。

    俞戌给堂哥背着包袱,恋恋不舍的看着自己战斗过的门房,俞闷却一点不留恋,直催促他赶紧跟上。

    “哥,你就不留恋这?”俞戌无奈跟上,不解问道:“谁见了你都得叫大爷送红包,你这辈子还没这么威风过呢。”

    “瞧你这点儿出息!”俞闷哼一声道:“哥哥我就这点儿格局?”

    说着他远望南方,满怀憧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