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四章 江南银行  小阁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六十四章 江南银行 (第2/3页)

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北宋时,四川就有专门的‘银票铺户’。”赵公子便一边给林润续茶,一边朗声笑道:

    “跟朝廷印发的钞票不同,银票素来由商人自由发行。但商人的信用如何与国家相比?所以这就要求银票必须是‘见票即付’的。说白了,它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而并非真正的钞票。”

    林润点点头,听得十分认真。大明最大的弱项就是金融,比起蒙元都远远不如。

    至少元朝在完犊子之前,还知道发钞要设立的准备金。朱元璋就敢什么担保都不给,印张纸就敢当钱使。

    但太祖皇帝毕竟功盖千秋、万民膺服是太祖皇帝,他说大明宝钞是钱,那全国百姓就当它是钱。

    当然,主要是没人敢不当钱……

    于是整个洪武年间,宝钞的价值时贬时升,但总体还是值钱的。

    但经过靖难之役对国家的严重损害,加上朱棣好大喜功堪比杨广,财政枯竭的大明终于开启了无限发钞模式。

    于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宝钞从洪武末年,一贯纸钞能换铜钱五百文,贬值到了永乐二年,一贯纸钞只能换一百文。

    永乐五年,一贯钞换六十文钱。

    永乐末年,一贯钞换十文钱。

    宣德七年,一贯钞只值铜钱五文了。

    正统七年,一贯钞一文钱。

    土木堡之变后,宝钞更是到了百贯不值一文的绝境,所谓‘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到了正德年间,宝钞实际已经废止。

    此后,大明不再发行纸币,亦无法像清末那样向民间借贷。

    事实上,大明隆万之后在海外贸易中疯狂敛财,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白银流入中国,民间的有钱人不要太多。

    可谁也不会把钱借给朝廷。

    无它,因为国家信用彻底破产。再不会有人上当了。

    ~~

    甚至可以说,大明朝廷之后的百般困顿,都是源于这种饮鸩止渴的恶性透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