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01章 民心所向  寒门祸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401章 民心所向 (第3/3页)

凡是有人胆敢说林晧然一个不是,必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亦是得益于林晧然而今所具备的声望,尽管法司体系严重侵害着统治阶层的权力,但只要林晧然坚定推行,便无人民敢于阻挡。

    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整个官场变得是人心惶惶。

    尽管这么多年以来,朝廷一直推动着吏治,但终究缺少监管,特别一些偏远地区一直遗传着土皇帝的传统作派。

    现在朝廷一改以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风,而是准备在全国打造一套完善的司法体系,设立监察官员的权力机构,从而大大地限制了地方官员的权力。

    正是如此,很多官员心知他们的好日子即将不保,更有人担心自己所做的龌龊事被抖出来,便是递交了辞呈。

    据不完全统计,在《陈三畴等官员腐败案》传出后,全国有二十多名地方官员上疏请辞。

    林晧然终究不是一个只会蛮干的人,在《陈三畴等官员腐败案》迅速发酵的同时,亦是签发了《官员薪酬新规》,给一至九品的官员不同幅度涨薪。

    得益于大明财政收入迅猛增长,特别美洲大陆的金银源源不断运回京城,而今大明朝廷财政年年都出现富余。

    其实自百历登基以来,林晧然已经几次给大明官员涨薪,而且每一次的涨幅都不小。

    虽然他不认为高薪能养廉,但却知道吃不饱肚子的官员必贪,海瑞那种当官却半年不吃肉的官员只能是孤例。

    正是如此,在推动司法体系建设的同时,他亦是抛有有利于百官的涨薪法令,算是打一棍赏个甜枣。

    各地官员亦是明白林晧然的那份为民之心,虽然很多官员心里不是滋味,但还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至于广大群体都知道林晧然是在安排底下的官员,且朝廷的收入并非是盘剥大明百姓所得,自然不会有谁指责林晧然的涨薪之举。

    在外界都在呼吁将司法体系推向全国的时候,山西的司法建设仍旧有条不紊地推进。

    法治的阻力无疑是千百年以来的人治,一直都是“王权不下县”,但现在法院却是大小事情都要插手,故而难免会遭到阻力。

    沈辉从刘三山的反抗中,亦是看到了法院本身所蕴含的弊病,在向海瑞讲明了情况的时候,亦是提出打造司法警察的构想。

    海瑞将这个想法上报朝廷,朝廷很快便是同意了这个方案,同时户部给曲阳法院拨了一笔专项款。

    沈辉有了朝廷的拨款,当即便以曲阳法院的名义对外招聘司法警察,直接给予月薪三两的高工资。

    面对着如此的诱惑,加上这是在衙门中办差,大量的百姓当即蜂拥而至,都想要端上这个铁饭碗。

    沈辉没有接受那些关系户,而是选择那些有胆色且尽责的人,甚至还选择几个前来应聘的蒙古人。

    虽然选用蒙古人遭到了质疑,只是蒙古人员不会跟当地人有过深的瓜葛,更重要是有利于贯彻汉蒙融合的进程,故而他坚持了这项任命。

    那些被录取的蒙古人犹如是被天下掉下馅饼砸中一般,当即便是表态道:“大人,请放心,我们一定忠诚于你!”

    “错了,你们要忠于你的职业!只要你们能够尽守职守替法院办差,我保证会善待你们,而你们亦是我们大明的一份子!”沈辉深得林晧然融合的意图,亦是认真地表态道。

    法院很快配备足够的司法警察,甚至还向朝廷申请了几条燧发枪,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法院的执法能力,亦是有效地维护了法院的权威。

    在随后几个涉及到官绅的案子,其中一个甚至是晋王府的重要成员,却是再也没有出现公然抵抗司法的情况。

    有鉴于现在司法体系受到全国人们的关注,加上法院增加了司法警察,很多原本无法无天的恶人亦是乖乖夹起尾巴做人,不敢再轻意做出犯罪之事。

    一时间,太原城成为大明犯罪率最低的城市,而整个山西亦是开始重视大明律法和新法,都在约束着自身的行为规范。

    至此,大明的司法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为推广全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但想要打造法治社会无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