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八十一章 解惑  我在明朝当国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百八十一章 解惑 (第2/3页)

刻就明白了,现在遍数整个大明,最希望自己死掉的恐怕就是江南的那些地主士绅了。

    杨峰开海禁,影响最大的地方是哪里?这点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无疑就是江南的那些大海商了。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在位的时候虽然定下了一些在后世看来很是保守落后的政策,但那也是受到了时代的局限性而已。

    在现代,就连高中生都知道,任凭再好的政策也不能永远不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就拿海禁来说,老朱同志当初定下这个政策是因为开国之初国力贫瘠,大明要集中精力对付北边的蒙古余孽,所以在对待南边的问题上自然要采取保守稳妥的策略,海禁只是当时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到了他的儿子朱棣上位后这个政策就发生了变化,朱棣开始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郑和七下西洋就是最好的证明。

    后人有人抨击郑和下西洋是空耗民力财力,与国无益,所以朱棣死后这个政策就被叫停了。

    事实上,当年郑和下西洋不但没有赔钱,反而是赚得盆满钵满。毕竟朱棣也不是傻子,如果下西洋赚不到钱的话,他为什么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派郑和出海,这不是傻子吗?

    只是当时郑和赚的银子都流入了皇宫,也就是朱棣的手里,下面的官员没捞着好处,自然是是怨气冲天。

    只是不满归不满,面对永乐大帝这位杀星他们连屁都不敢放,要知道这位可是从小就跟着朱元璋在战火中长大的,杀起人来可丝毫不会手软,诛十族这个词就是他发明的。

    不过等到朱棣死后他那些从小长在深宫里的子孙就不行了。

    从孩童时代就被那些读书人洗脑,长大后自然就会被忽悠瘸了。

    于是乎朱元璋的禁海令又被那些读书人从垃圾堆里翻了出来,堂而皇之的重新开始执行。

    海运的庞大利益就这么被江南士绅集团和文官集团给瓜分了。

    由此可见什么祖训、祖宗成法都是虚的,重要的是有没有利益,否则老朱同志定下来的贪墨五十两银子就要剥皮充草的祖宗成法怎么不见那些读书人翻出来执行?

    如今,随着福建水师的规模不断扩大,加之自从解除了禁海之后,短短两年时间福建的海关就为朝廷提供了一千多万两的赋税。

    这个结果吓坏了无数人,谁都知道,只要福建海关一日不关闭。它就会象鞭子一样每天都鞭挞着那些整日里鼓吹禁海的官员。

    可海禁既然已经开始解除,想要重新关上这座大门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所有人都明白,只要杨峰还在一天,想要重新禁海无疑就是痴人说梦。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把杨峰从肉体上消灭了。

    “我明白了。”

    杨峰长吁了口气,看向崔呈秀的目光也带上了一丝善意,“老崔,多谢你能跑来告诉我这个消息,这个人情我领了。”

    崔呈秀哈哈一笑,“国公爷切勿如此,魏公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