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3章 一使摄赵  次元大追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623章 一使摄赵 (第1/3页)

    五石半,看着好象不多,在历史类中,主人公的实验田动不动就能弄出亩产六石,甚至是七石的稻种来。

    但那是,在真实情况下,就算现实也不敢说每亩都能达到这种地步,又何况是没有化肥,其他种植手段也相对缺乏的上古时代?三石就是丰收,两石,甚至是一石半才是常态。

    所以可想而知,五石半的亩产对先秦时期的官员的冲击有多大。绝对可以说得上是老天赏脸,逆天之数了。

    什么?你问五石半换成现在计量是多少公斤?

    按照秦时一石等于后世一百零二公斤来算,五石半就相当于母产五百公斤以上,相当于建国初期,刚用上化肥等工业产物后的一般粮食产量。

    至于之后,换上袁大神的超级稻种之后,亩产900公斤才成了常态。

    可见,优良的种子和足量的化肥对种植业的影响。说是改天换地也不为过。

    韩国人民有些接受不来,原秦国民众也是不敢相信,自己这边刚并入韩国,就过上了不愁吃的日子。

    如此再加上新近改变的税收政策——原秦国是三税一,甚至是三税二的粮食税。换句话说,就是产五百公斤稻子农民要上缴其中的三百公斤给国家。这在母产五百公斤的时候还没什么,但放在亩产一百多公斤到两百公斤的情况下,足以让秦国农民过不了整个冬天。

    就更不要说在这期间还有各种需要他们自带干粮的徭役要执行了。真正能单凭种地熬过寒冬的普通农民那真是少之又少,全都靠野外的打猎和捕鱼维持生计。

    这大概也是为何,强大如秦帝国那般的国家,会在短短两世之后就骤然崩塌的原因所在。

    除了六国余孽的祸祸以外,民不聊生也确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所以秦国农民的心情可想而知,那是老激动了!恨不得直接跪倒在地上,冲着韩王高呼万岁,顺便再给他立个长生牌位,天天祭拜,夜夜祈祷,把韩王当神来养着。

    羡慕的刚刚并入韩国的魏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